买断青山长白云,闲栽桃李两溪分。
别来樵径新松竹,忆去篱笆旧见闻。
伫立不堪人境异,遥看空见水天文。
谁能千里谋晨夕,归掩柴扉寄与君。
寄尘异但侍元
买断青山长白云,闲栽桃李两溪分。
别来樵径新松竹,忆去篱笆旧见闻。
伫立不堪人境异,遥看空见水天文。
谁能千里谋晨夕,归掩柴扉寄与君。
诗句释义
- 买断青山长白云:
- 此句描绘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通过“买断”和“长白云”两个词,传达出对世俗纷扰的彻底脱离和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这种态度反映了作者在面对生活的艰辛时,依然能保持一份清高和宁静。
- “买断”意味着主动放弃,不再被世事所束缚。而“长白云”则象征着自由和不受约束的精神追求。
- 闲栽桃李两溪分:
- 此句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在“两溪分”中,桃花和李花分别种植在两侧的小溪边,象征着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应该均匀分布,享受生活的每一刻。
- “桃李”不仅代表着春天的气息,也是文人墨客常用的意象,代表美好、生机和才华。
- 别来樵径新松竹:
-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画面。使用“樵径”来指代通往山林的道路,暗示着从繁忙的生活中抽离出来的宁静和简朴。而“新松竹”则是对自然最直接、质朴的美的描述,它们的生长状态象征着生命力和坚韧不拔。
- “樵径” 指的是山林间的小道,通常由樵夫砍树所得木块铺成,象征着通向自然的方式,也暗示着从世俗中寻求解脱的过程。
- 伫立不堪人境异:
- 这句诗表达的是一种对于外界环境的不适应和排斥感。“伫立”表明了诗人长时间地站立不动,可能是由于内心的感慨或沉思。“不堪”则强调了诗人对周围环境变化的无法忍受之情。
- “人境异”可能指代的是人类社会的环境,诗人感到在这样的环境中无法找到归属感或满足感。这种情绪可能是由于社会变迁或个人遭遇引起的。
- 遥看空见水天文:
- 通过“遥看”,诗人表现出了一种超越现实的视角。这里的天文学可能指的是观察天空中的星象、星辰等自然现象,这些元素通常与哲学思考和宇宙观相关联。
- “空见水天文”可能隐喻性地表示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疏离,或者是对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这种表述方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洞察以及其哲学思考的深度。
- 谁能千里谋晨夕:
- 这句诗提出了一个关于智慧、策略与远见的问题。通过“谁能”表达了质疑或挑战之意,指出在如此广阔的天地间,谁能够具备远见卓识来谋划未来。
- “千里谋晨夕”则具体化了这种思考,暗示着需要有超凡的智慧和远见,才能在变化莫测的环境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这不仅仅是对个体能力的考验,也是对整个人类文明智慧的一种颂扬。
- 归掩柴扉寄与君:
- 最后一句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和总结,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怀念和寄托。“归掩柴扉”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回到自己简陋的居所,象征着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
- 将这份情感寄托给“君”,即朋友或亲人,表达了一种深情厚谊和希望分享这种生活状态的愿望。这种表达方式既显示了诗人的谦逊,也彰显了他对友情的重视。
赏析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内涵,展现了释函是独特的诗歌风格。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索,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既真实又超脱的境界。
此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意义,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和人生态度。诗人通过描绘青山、白云、桃花、李花、小溪等自然元素,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超然生活的向往。这些自然元素不仅是诗人情感的载体,更是他哲学思考的基石。
诗中“买断青山长白云”和“闲栽桃李两溪分”两句,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深刻的意象运用,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自然的敬畏。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美丽的景色,更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
诗人通过“伫立不堪人境异”和“遥看空见水天文”两句,展现了他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和对更高境界的追求。这种情感的转变,既是对个人经历的反映,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这些情感的表达,传达了对自然、生活和人类本质的深刻理解。
最后两句“谁能千里谋晨夕”和“归掩柴扉寄与君”,则是诗人对人生意义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朋友、家人的关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真实展现,也是对整个人类共同追求的肯定。
此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内涵,展现了释函是独特的诗歌风格。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索,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既真实又超脱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