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仙人好住楼,道心如水意如秋。
窗中十里湖光冷,林外千峰月色幽。
今夜不教天入梦,当时已见海无沤。
抱襟独坐寒更迥,白眼碧霄两不收。
秋日移榻上双镜楼
谁说仙人好住楼,道心如水意如秋。
窗中十里湖光冷,林外千峰月色幽。
今夜不教天入梦,当时已见海无沤。
抱襟独坐寒更迥,白眼碧霄两不收。
注释:
- 秋日移榻上双镜楼:秋天的时候,我移坐到楼上的双镜台前休息。
- 谁说仙人好住楼:谁说仙人喜欢住在高楼?这里的“仙人”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道心如水意如秋:道家的思想像水一样深邃,心境也像秋天一样宁静。
- 窗中十里湖光冷:从窗户望去,可以看到远处湖水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宁静和美丽。
- 林外千峰月色幽:树林外的群山在月光下显得更加神秘和静谧。
- 今夜不教天入梦:今天晚上我不会让天空中的云彩进入我的梦境。
- 当时已见海无沤:那个时候已经看到了大海上的波浪消散了。
- 抱襟独坐寒更迥:抱着衣襟独自坐在寒冷的夜晚里,思绪万千。
- 白眼碧霄两不收:瞪大眼睛看着蓝天白云,仿佛要抓住它们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隐居生活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道家思想的领悟。首句以反问的形式提出问题,质疑世人为何认为仙人喜欢住在高楼。接着通过比喻手法,将道家思想比作水和秋,强调其深邃和宁静。接下来的诗句通过观察窗内的湖光和林外的月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感慨。最后两句则通过想象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宇宙以及自然的深刻认识和感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