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南似雪恨空闻,地老天荒始见君。
霁色同人能悟物,正襟危坐若无群。
离离疏影先春动,皎皎寒光后夜分。
一担枯藤探不尽,朝烟暮月为谁醺。

【注释】

十二文: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之一,考诗赋。

荆南似雪:指荆门一带的景物如白雪一样美丽。

地老天荒:形容时间久远。

霁色同人能悟物:晴天时万物都能被阳光照亮,人能看到一切。

正襟危坐:端正衣襟,端坐而待。

离离疏影先春动:稀疏的影子在春天最早显现。

皎皎寒光后夜分:明亮的月光在夜晚最亮。

一担枯藤探不尽:一捆枯藤伸向远方。

朝烟暮月为谁醺:早晨的云烟和傍晚的月亮为谁陶醉?

【赏析】

此诗以“十二文”为题,是说作者应“十二文”试,却未能中举。全诗写景抒情,借景抒情。首联写荆门一带的景物如白雪一样美丽,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颔联写晴天时万物都能被阳光照亮,人能看到一切。颈联写清晨和傍晚的景色给人带来的美感。尾联写自己无法实现的愿望,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和执着。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富有哲理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