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穷泉涸绝溪流,河海云生杲日收。
一夜似风吹败叶,五更疑月满层楼。
却回寒焰荣幽桂,岂为凋林感暮秋。
遇物沦形归大冶,高低平泛曲江头。
【注释】
①冬月:冬季,农历十月。尤:特别,格外。
②腊穷:指腊月将尽。
③泉涸:泉水干涸。
④河海云生:天空中云彩生出,天气转晴。杲日收:晴朗的日光收敛。
⑤一夜:一夜间,一夜之间。
⑥寒焰荣幽桂:冷气焰光照耀着幽静的桂树。
⑦却回:反照、反射。
⑧寒焰荣:寒冷的火焰照耀,荣,通“荣”。
⑨凋林感暮秋:凋敝的树林,感受到深秋的气息。
⑩沦:沉沦。大冶:大熔炉,此处指冶炼铜铁的地方。泛:泛指。
⑪高低平泛曲江头:形容曲江两岸的景色高低不平,曲折蜿蜒。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冬月时所写,描写了冬夜的景象以及诗人的感慨。
开头两句诗,描述了冬夜的寂静,天刚亮的时候,大地还沉浸在一片黑暗之中,只有一些残枝败叶在风中摇曳。而此时,天空却已经放晴,阳光开始普照整个大地。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冬日的寒冷和夜晚的寂静。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景象的感受——他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孤独与寂寞。
接下来的诗句,则是对这种孤独感受的进一步描绘。诗人看到,一夜之间,所有的树木都已经被吹得东倒西歪,仿佛是被风吹散了一般。而在这个时候,五更时分,月亮却像满月一样高悬在天空中,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然而,诗人却发现,这并不是真正的平静,因为在这宁静的背后,似乎隐藏着一种深深的哀愁。
最后两句诗,则是诗人对这种哀愁的表达。他感叹道,虽然自己曾经为这个繁华的世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如今却只能面对这一片荒凉的景象。这是因为,他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热情和活力,只剩下了无尽的哀愁和失落。这两句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也表达了他对这个世界的失望和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冬夜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孤独、失落而又充满哀愁的形象。而这也正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