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潮平半掩扉,田高山浅鹧鸪肥。
野人策杖欲何去,遥见溪桥数衲归。
【解析】
此诗是诗人晚年隐居时的作品。前四句描绘一幅秋日落日、潮平山浅的景色图,后二句抒发诗人归隐后欲远游的思想感情,并描写了归途上所见的一幕。
【答案】
译文: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映红了江面,江边的小路上只露出半截门扇(扉)。田里的山岗不高,但草木繁盛,鹧鸪在稻谷中觅食。野人拄着拐杖,准备离开,远远地看见几座小桥上有几户人家,他们正提着衣物回来。
注释:
①“落日”:太阳落山。②“潮平”:水涨。③“半掩”:一半遮住。④“田冈”:田间高地。⑤“鹧鸪”:一种小鸟,形似鹤,羽毛灰褐色,多栖息于山林间。⑥“野人”:指作者自己,自称其号。⑦“策杖”:拄着手杖。⑧“衲(nà)”:即袈裟,和尚穿的衣服。⑨“溪桥”:小溪上的桥梁。⑩“数”:点数。⑪赏析:
首联以景起兴,描绘一幅秋日落日、潮平山浅的景色图。
颔联写诗人归隐后欲远游的思想感情,并描写了归途上所见的一幕。“野人”二字,点出诗人的身份和性格。他拄着拐杖,准备离开,远远地看见几座小桥上有几户人家,他们正提着衣物回来。从这景象中,可以想象到诗人当年与妻子一同来此定居时的情状。如今,妻子早已去世,而自己则孑然一身,面对故乡山水,怎能不生出些许感慨呢?然而,诗人并没有直接表达这些情感,而是通过观察归途中的情景来间接抒发心中的思绪。
尾联用“遥见”一词来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拄着拐杖,一路行走着,直到看到溪边的几座小桥上有几户人家。他们正提着衣物回来,这不禁让人联想到诗人当年与妻子一同来此定居的情形。如今,诗人已经远离了故土,独自生活在此。每当夜晚来临,他都会想起家乡的亲人和往事,心中不免涌起阵阵思念之情。而当他再次看到故乡的山水时,那份思念之情便更加浓烈了。因此,诗人选择在这个时刻停下脚步,静静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感受着与故乡的这份隔空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