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江南乏稻粱,乾坤有恨北天长。
征穷沙漠雪销尽,稳坐烟波六月霜。
【注释】
1.题画雁四首:题:为画物加标题。雁,即大雁,候鸟,秋季南迁。诗中借指诗人对北方的思念之情。
2.不为江南乏稻粱:没有因江南土地肥沃而缺少粮食。
3.乾坤有恨北天长:指天地之间充满了怨恨之气,而北天的冬天却特别长久。乾坤,指宇宙天地。恨,指不如意的事。
4.征穷沙漠雪销尽:征,远行。沙漠,荒凉之地,这里代指北方边塞。
5.稳坐烟波六月霜:烟波,水汽雾气弥漫的样子。六月霜,形容天气寒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借大雁南飞寄托了对北方故土的无限怀念之情。
首句“不为江南乏稻粱”,表明了诗人的志向不在江南,而是向往远方。他不愿在江南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而是要到北方去寻找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这里的“稻粱”并非实指粮食,而是比喻生活的物质基础。诗人以“江南”与“北天”相对照,表达了自己对北方的向往之情。
第二句“乾坤有恨北天长”,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北国的深深眷恋。这里的“乾坤有恨”并非实指天地之间有什么怨恨,而是比喻国家和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而“北天长”则形象地描绘了北方的冬天漫长、严寒的景象。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北国深沉的感情。
第三句“征穷沙漠雪销尽”,描绘了一幅大雁南飞途中穿越沙漠、历经艰辛的画面。这里的“征穷沙漠”并非实指诗人的行程,而是借用来形容大雁南飞途中的艰难困苦。然而,即使经历了如此多的困难,大雁依然能够坚定地继续前行。而“雪销尽”则形象地描绘了沙漠中雪的消融情况。这句诗通过对比南北两地的气候差异,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北方的眷恋之情。
末两句“稳坐烟波六月霜”,则将目光转向了诗人自己。这里,诗人将自己比作一只在大海上飘荡的大雁,虽然身处烟波之中,却依然能够保持冷静、从容的心态。而“六月霜”则形象地描绘了夏天的炎热和寒冷并存的现象。这句诗通过诗人自身的形象描写,进一步表达了他对北国的眷恋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在面对困难时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通过借物抒情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北方的深厚情感。诗中的大雁形象生动可爱,寓意深远。它不仅是对北国的深情寄语,更是对诗人自己性格特点的写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