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雨不敢厌,有事在西畴。
戴笠随人行,望望荒山丘。
春风吹我衣,飘然忘去留。
爱彼绿遍野,远近驰双眸。
试问往来者,知我心中否。
与尔情均同,所异能不忧。
饱暖百念灰,饥寒岂无求。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并分析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基本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求学生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明确诗句中运用的意象、典故、诗词原句等,然后依据诗歌写作背景、作者情感以及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进行赏析。此诗为五言古诗,共六句。“久雨”是诗人写自己对久雨天气的感受;“不敢厌”说明久雨天气让人感到烦闷难耐,而诗人对此却无怨无悔。第二句,诗人说:“有事在西畴。”意思是:田间有事,不能回家,只好在田间等候。第三四两句:诗人描述了他在田头等待的情景:戴斗笠随人行,望望荒山丘。这两句写他虽身处野外,但心不野,仍关心自己的田地。第五六两句:诗人描述了他在田野劳作的情形:春风吹我衣,飘然忘去留。这两句写他身在田野,心却飞到了远处。最后两句:爱彼绿遍野,远近驰双眸。这两句写他看到满眼绿色,心里十分欢喜。第七八两句:试问往来者,知我心中否?这两句写他向过往行人打听,他们是否了解他的心意。第九十句:与尔情均同,所异能不忧。这两句写他虽然和农民一样,但是,他能够做到的事情,农民做不到。最后一句:饱暖百念灰,饥寒岂无求。这两句写他即使衣食无忧,也还有其他的欲望和要求。

【答案】

译文:

久雨天,我不愿回家,因为田间有事,只能呆在田间。戴斗笠,随风而行,望着那荒凉的山丘。春风拂面,吹得我的衣服飘逸起来,忘却了归期。喜爱着满目翠绿的原野,远近之间都能看到。我试着问问来往的人,你们知道我心里在想什么吗?我和你们的感情是一样的,只是我能做的事比你们多一些。我吃饱穿暖后百无聊赖,饿了渴了自然有追求。

赏析:

这首《春佃》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当时诗人正在夔州,因遇大赦得以脱罪,于是写了这首诗,以抒写自己的思想感情。

前二句说久雨天,诗人不愿回家,原因是田间有事,只能在田间等待。第三、四句写诗人在田间等待时的情景:戴斗笠随风而行,遥望那荒凉的山丘。这两句写出了诗人虽身处野外,但心中却依然牵挂着家乡的田园之情。第五六句说,春风吹拂着诗人的衣服,使他飘飘然忘却了归期,只陶醉于眼前那一片美丽的景色之中。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在田野劳作时的惬意心情。接着诗人用一个反问句,表达了他的内心感受:我喜爱着满目翠绿的原野,无论是在何处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这里表现了他内心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接下来诗人又写道:“试问往来者,知我心中否。”他向来往的人们问道:你了解我的心意吗?这句诗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因为只有诗人自己最了解自己的心事。“与尔情均同”,诗人接着说:我和你们的心情是一样的,只是我能做的事比你们多一些。这两句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因为诗人既是一个农民,又是一个文人。作为农民,他有勤劳朴实的美德;作为文人,又有高洁自傲的情操。然而,由于时代的原因,使他既不能像农民那样辛勤劳动,又不能像文人那样清雅超脱。所以诗人只能选择一种折衷的方式:既做一个勤恳的农民,又努力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这就使诗人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苦闷。

最后两句写诗人对前途命运的担忧:饱暖百念灰,饥寒岂无求。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在安史之乱后的艰难处境中,仍然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全诗通过对久雨天田间劳作情景的描述,抒发了自己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苦闷,以及他对人生命运的深深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