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高台畔,青山落案前。
飞花三月雨,垂柳万株烟。
胜地堪吾醉,清风愧昔贤。
尘缨何处濯,深涧有寒泉。

【注】

饮柳山:位于陕西省凤翔县东,因山上多柳树而得名。

把酒高台畔:把酒,指举杯。高台,即高楼。

飞花三月雨:指春雨如飞花一般纷纷扬扬。

清风愧昔贤:惭愧自己没有像古代贤人那样清廉的品格。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作于作者任凤翔节度判官时。诗人在饮柳山与友人饮酒作诗,借咏饮柳山而寄意于怀,抒发了作者渴望清正廉洁、不慕荣利的思想感情。

第一句“把酒高台畔”,起笔突兀,写诗人在高楼之畔饮酒。“高台”“垂杨”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高台,是登临览胜的地方;垂杨,是春天的使者。两句写出饮酒的时间是在春日,地点是饮柳山。

第二句“青山落案前”,“青山”二字既形容景色优美,也比喻诗人的志趣高洁。“案前”表明诗人正在案上吟诗作对。

第三、四句“飞花三月雨,垂柳万株烟”,描写了春日里的自然景象。飞花三月雨是说春雨纷纷,如同飞花一样。垂柳万株烟,则形象地描绘出柳叶随风飘舞的景象。两句以景结情,表达了诗人陶醉于春色之中的心情。

第五、六句“胜地堪吾醉,清风愧昔贤”,是作者的自我抒情,表明他自感无愧于胜地。但同时,又感到惭愧,因为自己不如古人。这句中,“胜地”是指饮柳山这样的好地方,“愧昔贤”则是说自己不能像历史上那些廉洁奉公的贤者那样。

最后两句“尘缨何处濯,深涧有寒泉”,诗人以自己的身世感慨作结。“尘缨”指的是官服上的尘垢,“寒泉”则是山涧中的泉水。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的官服上的尘土哪里洗去?只有在幽静的深涧里才能洗得干净。”

语言清新隽永,意境深远。全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描写饮酒赏花的闲适情景,抒发了诗人追求清正廉洁、不甘庸俗的思想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