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标霜莫祟,弱植露多恩。
为问重阳月,谁言芍药尊。
品奇千里致,根老隔年存。
千古知心地,萧萧五柳门。

【注释】

霜莫祟:即霜落莫崇。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农历九月,此时节植物的叶片开始变黄,逐渐枯萎落下。

弱植:指菊花。

为问重阳月:意谓问起重阳佳节时。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古人认为此日阳气极盛,适合登高远眺、赏菊饮茶。

谁言芍药尊:意为哪人敢说芍药比菊花尊贵。

品奇:指花中之极品,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根老隔年存:根茎越老,其生命力就越顽强、越长久。

千古知心地:意谓千秋万代后,人们仍然能够理解你的内心。

萧萧五柳门:“五柳”是指五棵柳树,“门”在这里指的是一个门户。五柳门,是晋陶潜隐居的地方,后来成为文人墨客的游览胜地。

【赏析】

《对菊十首和鲁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共十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秋日重阳节观赏菊花的情景。

首联,“孤标霜莫祟,弱植露多恩”,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赞美之情。这里的“孤标”、“霜莫祟”都是形容菊花的高洁品质。

颔联,“为问重阳月,谁言芍药尊”,则进一步描绘了菊花的美丽与高贵。重阳节是赏菊的最佳时节,而诗人却将注意力转向了菊花,这无疑表现出了他对菊花的喜爱和尊敬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希望人们能够像欣赏菊花一样,去欣赏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颈联,“品奇千里致,根老隔年存”,则是对菊花生长特性的描写。菊花虽然不是最美丽的花卉,但它却有着独特的魅力和生命力。它能够在寒风中绽放,即使在严寒的冬天也能保持生机。而且,它的根茎越老,其生命力就越顽强、越长久。这些特点使得菊花成为了文人骚客们赞颂的对象。

尾联,“千古知心地,萧萧五柳门”,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敬仰之情。五柳门是陶潜的故居,他在那里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如今,五柳门前的柳树依旧萧瑟,仿佛在诉说着当年那些文人骚客们的风流才情。

整首诗歌通过对菊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