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府攀跻险,云房结构重。
晴筵移瓮蚁,胜侣得人龙。
古刻曾谁在,今游不易逢。
黄昏仍秉烛,明发有离踪。
朝阳岩奉饯钱邢二使君
水府攀跻险,云房结构重。
晴筵移瓮蚁,胜侣得人龙。
古刻曾谁在,今游不易逢。
黄昏仍秉烛,明发有离踪。
注释:
- 朝阳岩奉饯钱邢二使君:在朝阳山举行送别钱邢两位使君的宴会。
- 水府攀跻险:比喻攀登到高高的山峰,形容地势险峻。
- 云房结构重:形容云雾缭绕的山峰,结构复杂且厚重。
- 晴筵移瓮蚁:在晴朗的日子,宴席上搬动瓮中的蚂蚁。
- 胜侣得人龙:指与优秀的伴侣一起,如同得到神龙的帮助。
- 古刻曾谁在:古老的碑刻曾经有人刻写。
- 今游不易逢:现在的游玩不易遇到。
- 黄昏仍秉烛:黄昏时分仍然点燃蜡烛。
- 明发有离踪:明天一早要离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两位使君离别时的心情和感慨。首联“水府攀跻险,云房结构重”描绘了朝阳岩的高耸险峻和云雾缭绕的壮观景观,为全诗定下了雄浑壮阔的基调。颔联“晴筵移瓮蚁,胜侣得人龙”则运用夸张的手法,形容宴会上热闹非凡的景象,同时表达了与优秀伴侣相聚的喜悦。颈联“古刻曾谁在,今游不易逢”回顾了历史上那些著名的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的痕迹,感叹现在难得的旅游机会。尾联“黄昏仍秉烛,明发有离踪”表达了作者在黄昏时刻仍坚持用烛光照明,准备明早启程的情景,展现了诗人不舍离别的深情。整首诗通过对朝阳岩的描绘和送别场景的刻画,展现了作者豪迈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文人墨客的重视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