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江春浩荡,兰棹夜夷犹。
风止灯花喜,天空角响愁。
滩流嗽欹石,岸犬吠行舟。
累月劳车骑,篷窗得暂休。
【释义】
耒江的春水浩渺,兰棹在夜色中停泊迟疑。风停了,灯芯上的花蕊也停止了摇曳。天空中传来了凄厉的声音,令人感到愁绪万千。滩边的流水冲刷着歪斜的石头,岸边的狗儿在吠叫。我连月来劳碌奔波,终于能在这篷窗下稍事休息。
【赏析】
耒江是湖南省资江的一条支流,全诗以“春”和“夜”为线索贯穿全文,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在春天的夜晚,驾舟于耒江之上,沿途风光旖旎,但心中却满怀忧愁。
首句“耒江春浩荡”,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耒江春景图,展现了耒江之春浩渺无垠、波澜壮阔的景象。这里的“浩荡”一词,不仅形容了耒江的宽广和气势,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豪情壮志。
次句“兰棹夜夷犹”,则是写诗人在夜晚的航行中,面对茫茫江面,心中犹豫不决、迟疑不决的状态。这里的“夷犹”,意为停留、徘徊。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在夜晚航行中的犹豫和不确定,可能是在考虑是否继续前行,或者是在思考未来的路该如何走。
第三句“风止灯花喜”,则是写风停之后,灯上落花的情景。这里的“喜”字,既表达了诗人看到风停后,灯上落花的喜悦心情,也暗示了诗人在风停后的轻松和自在。
第四句“天空角响愁”,则是写夜空中传来的声音,让人感到忧愁。这里的“角响”一词,既形容声音从空中传来,又暗示了声音的凄凉和悲伤,使人联想到诗人心中的忧愁。
第五句“滩流嗽欹石”,则是写滩边水流冲击石头的情景。这里的“欹石”一词,既形容石头倾斜不稳,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稳定和焦虑。
第六句“岸犬吠行舟”,则是写岸边的狗儿对着行船吠叫的情景。这里的“吠”字,既形容狗儿的叫声,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忧虑。
最后一句“累月劳车骑,篷窗得暂休”,则是写经过长时间的劳累,终于在篷窗下的短暂休息。这里的“劳车骑”一词,既形容诗人长时间驾驶船只的辛苦,又暗示了诗人在旅途中的疲惫不堪。而“篷窗得暂休”则表明,在经过长时间的劳累后,诗人终于有机会在篷窗下稍作休息,享受片刻安宁。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的勇气和坚持,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