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惊潮至,鸣丝且罢弹。
钱王莫漫射,枚客正须观。
涛卷日争白,鲲腾天让宽。
当筵疑溅雪,醉舞不知寒。

【注释】

  1. 和刘光禄观潮:指作者与好友刘光禄一起观赏钱塘江的潮水。
  2. 惊潮至:形容潮水来势汹涌。
  3. 鸣丝:指弹琴。
  4. 枚客:枚乘(字乘,汉吴楚人),西汉文学家,有《七发》等作品,后人称为“枚子”。
  5. 鲲腾天让宽:形容大鱼在海水中游动时,水波荡漾,好像鱼在天上飞翔一样。
  6. 当筵疑溅雪,醉舞不知寒:酒席上仿佛雪花飞舞,喝得酩酊大醉,舞姿翩翩,不觉寒冷。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歌,诗人以独特的视角,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大潮的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首句“把酒惊潮至”,用拟人的手法,将酒比作潮水,将诗人自己比作看客,生动地描绘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让人不禁为之一震,为之心驰神往。
    第二句“鸣丝且罢弹”,诗人用“鸣”字形容琴声,暗示了潮水的声音之大,足以盖过琴声,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敬畏之情。
    第三句“钱王莫漫射”,诗人直指钱塘江大潮的源头,提醒人们不要随意破坏自然环境,要珍惜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
    第四句“枚客正须观”,诗人借用古代文人枚乘的名字,鼓励大家去观赏大自然的美景,同时也暗示了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真正领略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第五至六句“涛卷日争白,鲲腾天让宽”,诗人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象。诗人用“涛卷日争白”来形容潮水的浩渺无边,用“鲲腾天让宽”来形容大鱼在海水中的游动姿态。这些形象生动的描述,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钱塘江边,亲眼目睹了这一壮丽的自然奇观。
    最后两句“当筵疑溅雪,醉舞不知寒”,诗人以饮酒作乐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在酒席上,仿佛雪花飞舞,喝得酩酊大醉,舞姿翩翩,不觉寒冷。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生活气息,更加贴近读者的生活实际。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钱塘江大潮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