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兀蔽庭户,长绳那可量。
抡材掩荆楚,问岁失萧梁。
云实时堪结,雷枝半已荒。
离奇难尔用,匠石转神伤。
【注释】
突兀:高耸的样子。蔽:遮蔽。长绳:用来形容树的高大。那可量:无法估量。抡材:选拔人才。荆楚:指楚国,这里泛指荆楚一带。萧梁:即南朝,指梁代。云实:比喻人。结云时堪:像云一样可以聚合。雷枝:雷神的枝条。已:已经。离奇:奇特。尔:你。匠石:木工。转神伤:形容技艺高超,而自己却无用武之地。
【赏析】
《古银杏》是唐代诗人杜甫所写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以古银杏自比,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华被埋没、报国无门的感慨。全诗通过对古银杏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人生、世事和命运的感叹及无奈之情。
首联“突兀蔽庭户,长绳那可量”,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古银杏的高大挺拔,如同高耸入云的山峰一般巍峨,其枝叶茂密如遮天蔽日,令人难以窥见它的全貌。这里的“长绳”并非真的用来测量树木的高度,而是形容古银杏枝干之粗壮、生长之势之迅猛,仿佛有一根无形的长绳从地面一直延伸到天空,将整个庭院都笼罩其中。这一比喻既形象又生动,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古银杏的壮观景象。
颔联“抡材掩荆楚,问岁失萧梁”,进一步展现了古银杏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古银杏不仅在自然形态上给人以震撼,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在古代曾被视为国家的栋梁之材,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它却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辉,成为了人们遗忘的记忆。这里的“抡材”指的是选拔人才,“掩荆楚”则暗示了曾经辉煌一时的国家如今已沦为边远地区,与昔日辉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颈联“云实时堪结,雷枝半已荒”,则转向了对古银杏自然状态的描绘。诗人用云朵来比喻古银杏的枝叶,意在表达它们虽然庞大而茂盛,但却无法像云彩那样自由飘荡,而是紧紧地束缚在树干之上。同时,诗人还提到了古银杏上的雷电痕迹,说明它经历了风雨的洗礼,虽然依然屹立不倒,但已经不再年轻。这些自然元素的组合,共同勾勒出一幅古银杏历经沧桑、仍坚韧不屈的形象。
尾联“离奇难尔用,匠石转神伤”,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自己才能被埋没、无法施展拳脚的感慨。这里的“离奇”指的是奇特而不可测之意,暗喻自己的才华独特而难以被人理解;“尔”字则是反问的语气,表示对他人的看法或态度。“匠石”则是指木工,这里借指那些技艺高超却无用武之地的人。诗人将自己比作匠石,感叹自己虽有高超的技艺,却无法发挥出来,反而感到无比悲哀和失落。
整首诗通过对古银杏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思考。他以古银杏为喻,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之情,也有对人生坎坷的无奈之感。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使得诗歌更加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