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宵宿古寺,爱尔且淹留。
忽向蒋生径,仍登谢氏楼。
词华依玉树,行李敝貂裘。
为乐须闲散,那能待白头。

【注释】

宿祈泽寺:在今河南开封县西北,为北宋时著名寺庙。蒋生径:即蒋山,又名蒋公山,在宋建康城东北。谢氏楼:指谢安别墅,在蒋山之阳。词华依玉树:形容文才高超像玉树一样挺拔。行李敝貂裘:形容旅途艰辛。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同二子宿祈泽寺的夜晚,与友人分别。

首联“寒宵宿古寺,爱尔且淹留。”写诗人在古寺中住宿。宿,过夜。爱尔,对对方的亲昵称呼。淹留,停留。寒宵,寒冷的夜晚。宿古寺,在古寺中过夜。古寺,旧时的庙宇,这里泛指寺庙。“寒宵”、“宿古寺”表明时间是深夜。

第二联“忽向蒋生径,仍登谢氏楼。”写友人离去。

“蒋生径”,指南朝梁人谢朏(biē),曾隐居于此,后人称“蒋山”。蒋山,即蒋生径,在宋代建康(今南京)城外。“仍登谢氏楼”,仍指上文提到的“蒋山”。“谢氏楼”,指谢安别墅。

第三联“词华依玉树,行李敝貂裘。”写朋友离去后自己的感受。

“词华”,文章辞采之美。玉树,比喻人的文才如美玉一般光洁、晶莹。玉树指文才。词华依玉树,意思是说友人离去后,他的文才依然光华照人。“行李敝貂裘”,意谓自己行囊简陋,衣着破旧。行李,行装。敝,破。

第四联“为乐须闲散,那能待白头。”表达作者的惜别之情。

“为乐”,作乐、享乐。“须闲散”,应当悠闲散淡。“那能待白头”,怎能等到白发苍苍?白头,形容老年。这四句是全诗的核心内容,表达了离别之际诗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

这首诗通过诗人送别友人的场景描写,抒发了他对友谊的重视及对友人离去的不舍情绪,语言流畅自然,情真意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