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遂楼船后,朝天上赤墀。
衣冠同拜舞,殿陛借光仪。
击楫春江稳,投壶夜漏迟。
往来行乐意,披豁慰支离。
【注释】
- 遂楼船:指唐玄宗的船队。2. 赤墀:指皇帝居住的地方,也即朝堂。3. 衣冠同拜舞:形容君臣之间亲密无间。4. 殿陛借光仪:形容皇帝威严。5. 击楫:击水船舷以表示决心,这里用来比喻在困难中不气馁、勇往直前的精神。6. 投壶:古代宴会上的游戏,用箭投入壶中的靶子,射中者得饮酒。7. 披豁:开朗、豁达。8. 支离:形容病弱或衰老。9. 李竹坡:即李德裕(787-850年),字文饶,唐代宰相。10. 四首:指《赠李枢使四首》。11. 忆遂楼船:回忆当年在船上的情景。12. 朝天上赤墀:登上皇帝居住的殿堂。13. 衣冠同拜舞:君臣一同拜舞。14. 殿陛:“殿廷”的简称。15. 借光仪:借用皇上的威仪。16. 击楫:鼓棹而游,表示决心,比喻立志高远。17. 投壶:射箭游戏,比喻做事谨慎认真。18. 披豁慰支离:宽解心胸,消除烦恼。
【赏析】
此为诗人赠友人之作。诗人先回忆了当年在船上的欢乐,然后表达了自己对君王的崇敬之情,接着又描绘了君臣间的亲密无间以及自己的志向,最后以宽解的心情结束了全文。
诗的首联,诗人回忆了当年在船上的快乐时光,这既是对过去的回忆,也是对现在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
颔联则是对君臣关系的进一步描绘。诗人用“衣冠同拜舞”“殿陛借光仪”两个成语,来形容君臣之间的亲密无间和皇帝的威严。这两个成语都体现了诗人对君王的敬爱之情。
颈联则通过两个典故来表达诗人自己的志向。“击楫春江稳”出自《晋书·谢安传》:“安常言:‘我今已逢国耻,当复如何!’既克复会稽,登北山,临海作赋,文不加点。”意思是说,诗人曾经经历了国难,但现在已经恢复了国家的统一,他感到非常高兴。“投壶夜漏迟”则出自《晋书·刘琨传》:“时天将明,一客谓琨曰:‘公必见记此事。’因命酌酒。……举白饮尽,便各归寝。……及觉……方知向者之谈,非徒虚语也。”意思是说,诗人与朋友一起喝酒庆祝胜利,直到深夜才结束,可见诗人志向高远,不拘小节。
尾联则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诗人用“披豁慰支离”四个字概括了整首诗的主题。这里的“披豁”指的是开阔胸襟,“慰支离”则是指解除烦恼。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