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遰燕京道,音书海畔稀。
几年劳按剑,万国忆垂衣。
彩凤梧桐老,骅骝苜蓿肥。
中天看太白,亭午尚光辉。

【注释】1.迢遰:遥远。2.音书:书信,消息。3.燕京:古称蓟城,今北京市。4.万国:天下各国。5.彩凤梧桐老:凤凰栖息的老梧桐树。6.骅骝苜蓿肥:骏马吃草肥美。7.中天:指北斗七星中的魁星。8.亭午:中午。9.光辉:灿烂夺目。

【赏析】这是一首抒发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的抒情诗。

首联“迢遰燕京道,音书海畔稀”,写自己从京城出发,一路远行,到海北燕京(今北京)去看望友人。诗人在诗里说:“音信”稀少,说明诗人在远离故土的日子里,十分想念远方的亲人和朋友。

颔联“几年劳按剑,万国忆垂衣”。诗人说,这几年来,他一直身佩宝剑、手不释卷地为国家效力,时刻警惕着国家的安危。而当国家太平无事的时候,他又思念起皇帝来,因为皇帝总是垂衣拱手,坐享天下,没有亲自过问朝政。

颈联“彩凤梧桐老,骅骝苜蓿肥”。诗人说,他看见那曾经威武雄壮的麒麟阁上的画,如今已变成苍老了的梧桐,而昔日那些驰骋疆场的骏马,如今却吃起了苜蓿草,变得肥硕肥大了。这两句诗是诗人对汉武帝时期的感慨。汉武帝为了夸耀汉朝的武功,曾命令画工画上麒麟阁的图画,并刻下了赞颂他的诗文。可是后来,由于统治者的腐化、骄奢淫逸,导致国势衰微,连昔日威武的战马也变肥了。因此,诗人感叹“彩凤梧桐老,骅骝苜蓿肥”,意谓汉室虽经中兴,但终因统治者的骄奢淫逸而走向灭亡。

尾联“中天看太白,亭午尚光辉”。诗人站在长安城的高楼上,遥望天空中明亮的北斗七星,想到它像一颗明珠,在黑夜里发出明亮的光芒,给人们带来希望和信心。诗人用“中天看太白,亭午尚光辉”两句诗,表达了他对光明、真理的追求,对黑暗势力的蔑视和打击。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前四句是叙事抒情,后四句是议论抒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