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之石紫崔嵬,溪上茅斋对尔开。
指点庭心分泰华,依稀岩背宿风雷。
双飞鹊斗穿晴树,百转虫书印古苔。
明月不知吾懒散,夜深来照读书台。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的王安石。他一生为官,却因变法失败而辞官归隐。
下面是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太湖之石紫崔嵬,溪上茅斋对尔开。
太湖的石头颜色是紫色,高耸入云;我坐在溪边的茅草屋里,对着这石头开的门。
指点庭心分泰华,依稀岩背宿风雷。
在庭院的中心指点着泰华山的影子,山背后仿佛能听到风雨的声音。
双飞鹊斗穿晴树,百转虫书印古苔。
两只飞翔的喜鹊在空中相互争斗,穿过晴朗的天空;树上有百道虫子爬过,留下古树的苔藓。
明月不知吾懒散,夜深来照读书台。
皎洁的月光不知我是否懒惰散漫,晚上来到我的读书台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归隐后的闲适生活,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他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太湖的石头、茅草屋、庭院、树木和虫鸟等自然元素,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