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邀宾景物宜,雪华灯焰两争奇。
鹤翻玉羽迷仙驾,龙吐骊珠照酒池。
乐剧不辞金管噪,坐寒频唤画屏移。
只缘郢曲高难和,岂是东君赏兴疲。

【诗句释义】

春夜邀宾景物宜,雪华灯焰两争奇。 注释:春天的夜晚邀请宾客,景色宜人,雪白的灯火和灯光互相争奇斗艳。

鹤翻玉羽迷仙驾,龙吐骊珠照酒池。 注释:白色的鹤展翅翻飞,仿佛是玉制的羽衣,迷离中似在神仙的车上;红色的龙吐出骊山的珍珠,照亮了酒坛。

乐剧不辞金管噪,坐寒频唤画屏移。 注释:欢快的音乐声不绝于耳,乐队中的金管奏出响亮的声音;坐在寒冷的房间内,频频地移动屏风取暖。

只缘郢曲高难和,岂是东君赏兴疲。 注释:只因郢都的乐曲高雅难以模仿,难道是因为春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而感到疲惫吗?

【译文】

春夜邀请宾客,景色优美宜人,雪花般的灯火和璀璨的灯火相互争艳。洁白的鹤翻飞,好似玉制的羽衣,迷离中似在神仙的车上飞翔。红色的龙吐出骊山的珍珠,照亮了酒坛。欢快的音乐声不绝于耳,乐队中的金管奏出响亮的声音。坐在寒冷的房间内,频频地移动屏风取暖。只因郢都的乐曲高雅难以模仿,难道是因为春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而感到疲惫吗?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元宵节观赏灯会的诗歌。上元佳节,人们赏灯、观灯,欢歌笑语,喜气洋洋。诗人以清丽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写出了观灯之盛,烘托出了节日的气氛,使读者如身临其境,感受到元宵节热闹非凡的景象。

首联写春夜邀宾景物宜。“春夜”点明了时节。“物华”、“宜”二字表明此夜非同寻常,有特殊的意义。“春夜邀宾”,说明诗人邀请朋友共度良宵,这既是一种礼节,也是一种雅致。

颔联写观灯。“雪华灯焰”是说雪白的灯花与灯火交相辉映,十分美丽。一个“争”字把两种景物的特点写得惟妙惟肖,形象鲜明。“鹤翻玉羽迷仙驾”,是说白色的大鹤翻飞着飞入云霄,好像玉制的羽衣一样飘忽不定。一个“迷”字将鹤的神态描绘得惟妙惟肖,使人如闻鹤声,如见鹤影。“龙吐骊珠照酒池”,是说红色的龙吐出骊山的珍珠,照耀着酒杯中的美酒。一个“照”字把龙的威势和珍珠的美丽写活了,令人如见龙珠,如饮醇酒。

颈联描写宴饮时的情状。“乐剧不辞金管噪”是说欢乐的音乐声不绝于耳,乐队中的金管奏出响亮的声音,真是美妙极了。“坐寒频唤画屏移”是说在寒冷的环境中,频繁地把屏风挪开取暖。这里既有诗人自身的感受,也有客人的感受,通过这两个细节,表现出了宴会气氛热烈欢快。

尾联抒发感慨。“只缘”二字道出了诗人的感慨:“只因郢都的乐曲高雅难以模仿”。诗人用“郢曲”比喻元宵节的民间音乐,又用“高难和”表达自己的无奈之情。“岂是”二字则表示自己虽然欣赏这种高雅的音乐,却无法效仿。

全诗通过对元宵节观灯时所见所闻所感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节日气氛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