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空石路草纤纤,白鹤仙人尚有岩。
松偃即披云作盖,瀑飞还挂水为帘。
采芝绮夏何须出,食蕨夷齐亦太廉。
种黍满田长酿酒,栖迟何叹岁年淹。
这首诗是杜甫在秋日游历城东诸山时所作。诗中描绘了山中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句“盘空石路草纤纤”,描绘了山中的道路蜿蜒曲折,石头路上长满了绿草。这里的“盘空”形容山路高远,难以攀登;“石路”则表明这是一条崎岖不平的路。而“草纤纤”则写出了山路两旁草木茂盛的景象,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第二句“白鹤仙人尚有岩”,则是说在这样幽深险峻的山中,还能见到传说中的神仙白鹤居住的岩洞。这里运用了神话传说元素,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
第三句“松偃即披云作盖,瀑飞还挂水为帘”,描述了山中松树偃曲如同云朵般覆盖在岩石上,瀑布飞流直下如同悬挂着的水帘幕。这里通过比喻手法,将自然景观描绘得栩栩如生。
第四句“采芝绮夏何须出,食蕨夷齐亦太廉”,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他认为在这样幽静的环境中采集灵芝和食用蕨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甚至比古代隐士夷齐还要廉洁。这里体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高度赞赏和追求。
最后一联“种黍满田长酿酒,栖迟何叹岁年淹”,则是说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种上黍米来酿造美酒,过着安逸的生活,哪里用感叹岁月的流逝呢?这里的诗人表现出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心态,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景物的描绘和对隐居生活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杜甫当时身处乱世,渴望过上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的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