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竹老翁何所求,紫芝歌动傲王侯。
逃名岂羡金门贵,学礼仍看玉树稠。
大道长生唯药鼎,清谈终日有茶瓯。
堪夸世范传儒素,已许乡评占胜流。

这首诗的作者是明代的王守仁,他号阳明。

诗的前两句“修竹老翁何所求,紫芝歌动傲王侯。”是说这位老人虽然年事已高,但他对名利看得很淡,只求内心的宁静和满足。他的住所周围种满了竹子,这竹子象征着他的高洁品质和坚韧精神。紫芝是一种珍贵的草药,它生长在深山之中,非常稀有难得,因此被古人视为吉祥的象征。老人唱着关于紫芝的歌,歌声嘹亮,足以让王公贵族都感到自愧不如。

接下来的两句“逃名岂羡金门贵,学礼仍看玉树稠。”表达了老人对于名誉的追求并非出于贪恋权力和富贵。他更看重的是学习礼仪和道德,希望子孙后代都能遵循这些规范。在他看来,玉树是指品德高尚的人,而“稠”字则表示众多,说明他的子孙后代众多,每个人都能继承并发扬光大。

第三句“大道长生唯药鼎,清谈终日有茶瓯。”进一步强调了老人对于长寿的追求。他认为,要想达到真正的长寿,就要像炼丹一样,用药物来滋养身体。而在闲暇之余,他喜欢喝茶,以此来消磨时光。这里的“茶瓯”指的是茶碗,是古人用来盛放茶叶的工具。

最后一句“堪夸世范传儒素,已许乡评占胜流。”是整首诗的主题句。它表明这位老人的品行值得称道,他的学问和品德已经传遍了世界。他的名声和地位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和赞扬,他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榜样和楷模。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追求内心宁静、品德高尚的老人形象,展现了古人对于人生境界和价值观的认识。诗人通过对比老人与王公贵族的生活方式和追求,表达了对平凡生活和内心安宁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道德和学问的重视,以及对于个人品质的高度评价。这首诗语言简练明快,寓意深刻,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理解和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