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榭花台失旧踪,新秋风雨罢芙蓉。
也知尤物终先坏,恨杀倾城不再逢。
堕泪难禁团扇赋,埋愁空起若堂封。
魂归莫向家乡去,楚水淮山一万重。
和罗女文悼妾二首
顾璘笔下,悼念之深情,如诗中所示
- 诗句解读
- 水榭花台失旧踪,新秋风雨罢芙蓉。:此句通过“水榭花台”与“旧踪”对比,表达了景物变迁的哀愁。秋风带来风雨,使得原本美丽的芙蓉凋谢,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
- 也知尤物终先坏,恨杀倾城不再逢。:诗人深知“尤物”(指绝世美女)最终难逃命运的摧残,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与哀伤。
- 堕泪难禁团扇赋,埋愁空起若堂封。:此处以“团扇”和“若堂”为象征,表达了因悲伤而泪水涟涟、无法自制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空虚。
- 魂归莫向家乡去,楚水淮山一万重。:诗人希望逝去的魂魄不要返回故乡,而是永远留在这里,表达了对故土的眷恋以及对亲人的不舍。
- 翻译与赏析
- 水榭花台失旧踪,新秋风雨罢芙蓉。:在新秋的风雨过后,曾经熟悉的水榭和花台已不复见踪影。这里的“芙蓉”,不仅指荷花,也象征着美好但易逝的青春时光。
- 也知尤物终先坏,恨杀倾城不再逢。:诗人深知即便是最美好的事物也终将被时间所侵蚀,这表达了一种对无常的无力感和深深的悲哀。
- 堕泪难禁团扇赋,埋愁空起若堂封。:这里用“团扇”和“若堂”作为情感的象征,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忧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的深深怀念。
- 魂归莫向家乡去,楚水淮山一万重。:诗人希望逝去的魂魄能留在此地,不再返回那个充满回忆的家乡。这不仅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也体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无尽思念。
- 关键词解析
- 水榭花台:这两个词分别代表了诗人心中的宁静之地和曾经的美好记忆。它们在这里成为了过去的象征,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已经不再存在。
- 尤物:指的是那些特别、独特且令人难忘的人或事。这里的“尤物”指的是那位被诗人深爱的女子,她们在诗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 团扇赋:团扇是古代文人常用的一种文学形式,它通常用于抒发个人的情感和思考。而在这里,“团扇赋”则可能是指诗人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 若堂:这可能是指诗人的家或者某个特定的地点。而在这里,“若堂”则可能代表着诗人对于这个地点的特殊情感和回忆。
- 背景介绍
- 《和罗女文悼妾二首》是由明代著名文人顾璘所创作的两首诗歌。这两首诗不仅是诗人对亡妻的悼念之作,更是他们情感交流的见证。通过这些诗作,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妻子深沉的情感以及他们在面对生死离别时的无奈和悲痛。同时,这些诗作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明代文人生活和情感状态的独特窗口。
通过对《和罗女文悼妾二首》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顾璘的诗歌创作风格及其背后的情感世界。这些作品不仅仅是诗人对亡妻的悼念之情的表达,更是他们夫妻之间深厚感情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