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屩桃筇踏紫岑,蔚蓝天外快幽寻。
烟霄逼近星临大,海色微茫日出深。
下界俯看惟一气,浮名回首澹无心。
神仙总谓非灵骨,岩穴真看敞素襟。

【注释】

  1. 芒屩:用草编成的鞋。桃筇:用桃木刻成的筇杖,筇是手杖的意思。2. 紫岑:指祝融峰的紫云。3. 烟霄逼近星临大:形容山势高峻、云雾缭绕,仿佛天边有星星。4. 海色微茫日出深:形容海面辽阔而水色微明,太阳从水面升起。5. 下界俯看惟一气:形容站在高处向下俯瞰时,只看到一片广阔的天空。6. 浮名回首澹无心:形容名利如过眼云烟,不再放在心上。7. 神仙总谓非灵骨,岩穴真看敞素襟:意思是说,神仙总是认为不是真正的灵骨,而岩石洞穴才是真正的素襟。8. 岩穴:岩石洞穴,这里指隐居之所。9. 敞素襟:敞开胸怀,指不受世俗名利的影响。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登祝融峰宿上封寺时所见所感。诗人以清新优美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芒屩桃筇踏紫岑”,“芒屩”用草编成的鞋,“桃筇”用桃花木雕刻的手杖,都是隐士常用的器具。诗人以这些器具为线索,描绘了自己登山的情景。“踏紫岑”三字,既写出了山峦的色彩,又写出了山路的险峻。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诗人用“蔚蓝天外快幽寻”一句,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他想象着自己在茫茫的天际中自由地翱翔,感受着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这种境界,正是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诗人又从山上转向山下,描述了自己下山后的感受。他看到了大海的辽阔与深邃,感受到了太阳从海平面升起时的壮观景象。这里的“烟霄逼近星临大”和“海色微茫日出深”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大海的壮丽景色。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豁达与开朗。
    在描述了自己的感受之后,诗人又回到了山顶,继续着他的隐居之梦。他想象着自己身处岩石洞穴之中,不受世俗名利的影响,可以敞开胸怀,享受那份宁静与自在。这里的“下界俯看惟一气”和“浮名回首澹无心”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超脱。
    诗人用“神仙总谓非灵骨,岩穴真看敞素襟”来结束全诗。他认为,真正的神仙不是那种拥有灵骨的人,而是能够真正欣赏自然之美的人。而那些隐居于岩石洞穴的人,才是真正的拥有一颗素心的人。这里的“神仙”与“岩穴”,都暗喻了隐士的生活与追求。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自然美景赞美和对隐逸生活向往的诗歌。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种神秘而又美丽的境界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隐士的清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