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西来高武当,灵区物物非寻常。
溪边石黛转争碧,霜后草花犹自黄。
栖岩人共鸟鼠穴,行空马逐鹓鸿行。
不知王烈在何许,明朝可逢石髓尝。

《入山》是明代诗人顾璘的一首七言古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万山西来高武当:万山(指群山)自西北方而来,其高峰直指南方的武当山,这里形容群山之气势磅礴、雄伟壮观。“高武当”指的是武当山,它位于中国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内,为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

  2. 灵区物物非寻常:这里的“灵区”可以理解为神仙居住或活动的地区,即仙境。而“物物非寻常”则表示这些自然景观和事物都非同一般,具有非凡的美感和价值。

  3. 溪边石黛转争碧:溪边的石头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深绿色,如同女子的眉毛一样细腻动人,与周围的绿色相映成趣。”黛”通常用来描述女子的眉毛颜色,而在这里用来形容溪边的石头颜色,增加了一种生动的色彩对比。

  4. 霜后草花犹自黄:霜降之后,草地上的花朵依然保持着黄色,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自然界顽强的生命力。

  5. 栖岩人共鸟鼠穴:在岩石上,人们与鸟儿和老鼠共同生活,展现了一种和谐共生的画面。

  6. 行空马逐鹓鸿行:天空中,一匹马正在追赶一群鹓(yuān,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和鸿(hóng),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7. 不知王烈在何许,明朝可逢石髓尝:这句诗表达了对未来相逢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和探索精神。”王烈”可能是指某个地方或人的名字,也可能是诗人自指。”石髓”指的是石头中的珍珠状物质,传说中具有药用价值。

《入山》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的描绘。通过对这首诗的解析和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情感世界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