霄汉秋高烟雾开,旧京西望一登台。
皇居迥映钟陵起,海水遥吞鹊镇来。
半岭颠风频落帽,孤亭斜日更衔杯。
乾坤转盻皆陈迹,况复浮生白发催。
【注释】
登清凉寺后西塞山亭四首(之二):作者在清凉寺后的西塞山亭上,眺望着壮丽的景色,感慨万千。
霄汉:指天空。
秋高:深秋时节,天空清朗高远。
钟陵:指建康城。钟山是古南京的别称。
海气:海风吹来的气息,这里指海水。
半岭颠风频落帽:半山腰上狂风阵阵,诗人频频为风所折。
孤亭斜日更衔杯:独自登上亭子,斜阳映照下,诗人更感到孤独和寂寞。
乾坤:指天地、宇宙。转眄:转眼之间。陈迹:过去的踪迹。浮生:人生。白发催:岁月不饶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清凉寺后的西塞山亭上,登高望远,凭吊古都南京而作。诗中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意境浑融而又清新俊逸。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首句写秋高气爽,云雾散开,视线开阔。次句写登高所见。“旧京”是指南京,“西望一登台”即登高望远的意思。“皇居迥”,指皇宫耸立在远方;“钟陵起”,指钟山崛起于水中,与金陵城遥遥相对。这两句写景,既写出了南京城的雄壮,也写出了诗人对故都的无限眷恋之情。
第三句“海水遥吞鹊镇来”一句,用典。“海气”即海水之气,“海”字暗含海水。“鹊镇”即石头城上的烽火台,相传孙权曾在此燃狼烟以报警。这一句写景,把远处的石头城写得历历可数。诗人站在高处,极目远眺,自然想到那曾经叱咤风云的石头城,不禁感慨万端。
第四句“半岭颠风频落帽”写诗人登高望远时的情态。“半岭”指山冈的一半,“颠风”指急风。“落帽”指因风急而打翻帽子。这句写诗人面对秋风猛吹而频频打翻帽子的情景。“孤亭斜日更衔杯”一句写诗人在亭子边饮酒的情景。“孤亭”指亭子里只有自己一人,“衔杯”就是喝酒的意思。这句写诗人在亭子里一边喝酒一边观赏夕阳。“乾坤转盻皆陈迹,况复浮生白发催。”意思是说,转眼之间,一切都已成为过去,更何况我还在世上度过浮华的人生,不知不觉间已是满头白发。诗人由眼前的景物联想到自己的身世,抒发了年华消逝、生命无常的感叹。
这首诗是诗人在金陵清凉寺后的西塞山亭上所作。诗人登上这座山亭,放眼望去,只见秋高气爽,云开雾散,视野十分开阔。他看到远处的钟山巍峨屹立,近处的江水奔腾不息,心情十分激动。他想到自己已离开故都多年,不禁感慨万分,于是写下这首五言律诗表达自己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