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白云青庙貌明,墓门乔木尽南生。
天高竟吼三人虎,国破谁摧万里城。
望断白龙无死所,歌残黄鸟有馀情。
海波东去厓山远,精卫千年恨未平。
诗句:
水白云青庙貌明,墓门乔木尽南生。
天高竟吼三人虎,国破谁摧万里城。
望断白龙无死所,歌残黄鸟有馀情。
海波东去厓山远,精卫千年恨未平。
注释:
- 水白云青庙貌明:描述岳庙的庄严肃穆和清澈的水色,以及云和青翠的山色映衬下的庙宇明亮。
- 墓门乔木尽南生:描绘墓门前生长着茂盛树木的景象,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生命力。
- 天高竟吼三人虎:使用夸张手法形容天空中仿佛有巨大的虎声回荡,象征着国家面临的巨大危机。
- 国破谁摧万里城:表达了国家沦陷,国土破碎后无人能够挽回这一悲惨局面的悲哀。
- 望断白龙无死所:通过想象中的白龙无法找到安息的地方,表达了诗人对英雄悲剧命运的感慨。
- 歌残黄鸟有馀情:描述了黄鸟在余音中歌唱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事物的情感怀念。
- 海波东去厓山远:描绘了海浪向东流去,厓山(可能指南宋遗民的象征)遥远而难以企及,暗示了历史的深远和遗民的哀愁。
- 精卫千年恨未平:使用了传说中的精卫填海故事,表达了对国家未收复的遗憾和对英雄未完成事业的哀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的抒情诗。顾璘通过对岳武穆庙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兴衰和民族命运的关注。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如将庙宇比作明亮的明镜,将墓前的树木比作生机勃勃的绿色希望,都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诗中的意象选择和情感表达都充满了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使得整首诗歌不仅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容,使得这首诗成为明代文学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