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庐江涛不可经,武夷南天空自青。
何似三茅近京国,缠联王气会仙灵。
【注释】匡庐:庐山的别名。武夷:武夷山,在今福建省。三茅:即三茅君,古代传说中的仙人。京国:指中原地区。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为曹君所作的歌赠之作。诗人在赞美庐山、武夷山的同时,表达了自己对隐居山林,不问世事的思想情感。
匡庐江涛不可经,武夷南天空自青。
何似三茅近京国,缠联王气会仙灵。
【注释】匡庐:庐山的别名。武夷:武夷山,在今福建省。三茅:即三茅君,古代传说中的仙人。京国:指中原地区。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为曹君所作的歌赠之作。诗人在赞美庐山、武夷山的同时,表达了自己对隐居山林,不问世事的思想情感。
秋至梁王苑,何人赋最多。 【注释】秋天到了梁王的园林,谁的诗赋最多? 【赏析】首两句点明时令、地点和人物,是全篇的总纲。“秋至”表明季节为深秋,“梁王苑”即梁园,这是作者寄情的地方。《文心雕龙·诠赋》说:“贾孟坚《典论》,拟议者乃为《辨骚》,泛论者变为《庄》、《雅》,区以别义,有似《诗》三百篇。”这里用贾谊《吊屈原赋》中的“屈子”一词代替屈原,既表明了时代背景,又暗示了作者的用意。“赋最多”
【注释】 甲戌:天干地支六十甲子中的第一个,指农历正月初一。 除夕:旧时农历年的最后一天。 南郡:古地名,今属湖南省衡阳市。 迎春律:迎接新春的节令。律,指节气。 罢雪:《汉书·律历志》载,冬至后第三个戊日为大雪,至小寒后第五个戊日为大寒,至立春节后第七个戊日为雨水,至惊蛰后第八个戊日为谷雨,到立夏后第九个戊日为小满,至立秋后第十个戊日为处暑,至立冬后第十一个戊日为小雪
《甲戌除夕 其四》是明代诗人顾璘的作品,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而著称。 “细雨知冬尽,催花故媚春。” 这两句诗描绘了细雨带来的春意,它不仅驱散了冬日的严寒,更带来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细雨如同春的使者,无声地唤醒了大地,使得万物复苏。这里的“催花”不仅仅是字面意义上的花开,更多的是对生命力的赞美和歌颂。顾璘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他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也暗示了他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情
【注释】: 贾生:指贾谊,西汉初年著名文学家。大梁:即河南开封。王左诸贤:王公贵族中的贤者。 不见贾生久,天南空断肠。 贾谊被贬时曾路过此地,作者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贾谊的追忆与怀念。 天南:指南方。 雅文清庙瑟,儒术仲尼堂。 雅文:高雅的文章。清庙:祭祀用的庙宇。这里指朝廷,指朝廷的政治。仲尼: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 心事疏鸿雁,贤罗失凤凰。 心意像鸿雁一样疏离,贤才像凤凰一样失去踪影。 乾坤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诗人苏轼创作的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以及相应的译文和赏析。 1.诗句解析与译文: - 甲戌除夕 其二:这是诗的题目,"甲戌"可能是指特定的一年或日期,“除夕”指的是每年农历年的最后一天。"其二"暗示这是一组诗中的第二首。 - 堂吏封州印:描述了一位官员在封州(可能是一个行政区)衙门工作的场景。"堂吏"指的是管理官府文书的小吏,"封州印"则是指官员所掌管的印章
【注释】 奉答乔衡州:指诗人对同僚乔衡州的酬答。 荒城:荒凉的城池,这里指诗人所在地。 使者:指来传递消息的人。 尺牍:古代书信的别称。 惊文古:使文辞古雅、质朴的书信。 绨袍:用粗丝织成的衣服,这里比喻友情深厚。 清泽水:清澈的水,象征纯洁的友情。 祝融峰:南岳衡山的主峰。 咫尺:形容距离非常近。 神交:精神上相通。 经年:一两年。 阻过从:阻碍往来。 【赏析】
【注释】: 胜地:风景优美的地方。 何限:多么,多。 残雪满:残存的雪花布满了。 烈风:猛烈的风。 浪迹:四处漫游,到处游荡。 留岩壑:留在岩洞和山沟里。 幽襟:幽静的胸怀。 薜萝:香草名,也作藂、蘼。 俗尘:世间杂念。 休见染:不要被污染。 问维摩:向维摩诘请教。 【赏析】: 《湘山露胜亭》是唐代诗人王勃所作的一首五绝诗,此诗描绘了湘山露胜亭周围的自然风光。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风格豪迈
【诗句注释】 初:开始。望之:指李德裕,字望之于唐宪宗时曾任宰相、翰林学士承旨等职。量移:量才授官职,这里指李德裕被贬官至汶上。 逐客:被流放的客人,这里是李德裕自谦的自称。承优诏:接受皇帝的诏书。宁亲得近居:让亲人得以安居。 主恩:皇上的恩德。天地大:恩德如天覆地载,无边无际。臣节:臣子的节操。死生馀:生死之外,指尽忠报国。 鲁邑:即兖州,今属山东。鸡初割:指朝廷下令宰杀一只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描述了元宵节的热闹场景。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元夜 - 释义:元宵节的夜晚。 - 译文:在元宵节的夜晚,月光照满了千家万户。 明月满千门 - 释义:明亮的月光洒满了千家门户。 -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满了千家门户。 时清乐事繁 - 释义:这个时候,清闲快乐的节日活动特别多。 - 译文:这个时刻,清闲快乐的节日活动特别多。 酒香浮夜市 - 释义
【注释】 (1)甲戌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日。 (2)臈(líng 林):山间积雪。 (3)红泉:指红色的温泉。动春:解冻,春天到来。 (4)两年迁客地:两年来,诗人被贬谪在边远地区。 (5)黄鹄长垂翅:黄鹄(hú 胡)是一种大型游禽,这里借指自己。 (6)苍鹰不附人:苍鹰,指猛禽,这里比喻有才能的人。 (7)山林无限好,犹自恋风尘:尽管山林美好,但诗人仍留恋官场。 【赏析】
在明代,诗人顾璘的《曲林歌赠曹君时范十首·其一》描绘了一位隐士隐居在华阳山中,其居所被称为“曲林精舍”,此诗不仅赞美了隐者的高尚品质和对自然景观的热爱,还透露出诗人对于远离尘嚣、追求高洁生活的向往。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及赏析: - 诗句释义 1. 凋尽山中宰相松:形容山中隐者如同宰相般受人尊敬,即使年老仍保持尊贵气质。 2. 长风无地吼蛟龙:比喻山中的风声如蛟龙怒吼,展现出山的壮阔与威严。
注释:曲林,即曲林苑,是皇帝的私人园林;曹君,指曹皇后;范十首,《曲林歌赠曹君》共有二十首歌。 译文:元符宫连接着秋天的树林,烟雾缭绕的山峰像墙壁一样高大,白天也是雾气蒙蒙的阴天。芝潭对饮时看到斑鹿,竹坞中孤飞的雪色禽鸟。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为妻子曹皇后写《曲林歌》时所作,共十首。此诗第一、二句描写了元符宫的环境,三、四句描绘了曹皇后宴饮时的情态和周围的景色
注释: 山腰的石楼在风露中显得格外清新,桂枝与蕉叶轻轻拂去游人的尘埃。 幸得没有七贵倾覆高盖,长礼三峰作为大宾。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曹君所写,以赞美其高洁的品格和崇高的地位。诗中的“山腰”、“石楼”、“风露”、“桂枝”、“蕉叶”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曹君的赞赏之情。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曹君与其他人物进行对比,突出了曹君的高洁品质和崇高地位。同时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对关键词解释的把握。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其意思,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最后将诗句的意思和注释相结合进行赏析。 “修殿灵官投化主”,意思是说:修殿灵官已经化为神仙了。这里,“灵官”指的是掌管修建宫殿的神祇,是道教中的重要角色。在这里被描述为“修殿灵官投化主”,说明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或功成身退),现在已经成为神仙了。
诗句释义: 1. 方瞳墨发地行仙:形容曹君(即作者)的外貌,眼睛方正、头发乌黑,如同行走在仙境中的仙人。 2. 谁信山翁七十年:表达了对曹君年龄的惊讶,因为从外貌上难以相信他已经活到了七十岁。 3. 兴剧夜游轻猛虎:描绘了曹君夜晚活跃的情景,仿佛在戏谑中轻快地像猛虎一样行动。 4. 身轻朝陟俯飞鸢:描述了曹君早晨起来时轻盈如飞,仿佛能俯视飞翔的飞鸢(一种风筝)。 译文: 方瞳墨发地行仙
【注释】 贻霷僧:赠给霷僧(僧人名)。 合眼犹持白马经:合眼时还在诵读《法华经》(佛教经典)。 门外任教双毂转:门外的车轮转动不停。 堂中长对一灯青:堂内灯光映照,显得青色一片。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离别之际,把希望和祝愿寄托在赠给僧人的一首诗中,表达了对朋友前途的关心和祝福。全诗语言朴素,感情真挚,意境深远。 首句“埋头不振苍龙锡”,意思是说,你埋头苦读的时候,像龙一样威风凛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