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风振休藻,夫子播清芬。
兴洽山水际,心将贾宋群。
市朝思大隐,封域藉高文。
讲幄虚怀切,诸生待问频。
古称兼善义,众拟上公勋。
莫学桐江叟,终身远汉君。

【注释】

皇风:皇帝的教化。休藻:美好的文采。夫子:这里指严子陵。播清芬:传播清新的香气。兴洽:兴致浓厚。山水际:山光水色之间。心将:打算,要。贾、宋:东汉人。他们都是隐居不仕的名士。贾谊曾为西汉文帝起草《治安策》,后被贬为长沙太傅;司马相如曾任武帝的“郎”,因献赋而得宠幸。大隐:隐居的大士。封域:封疆。藉:借。高文:高尚的文德。讲幄(wò):帐中,即讲学之所。虚怀:谦虚的胸怀。诸生:学生。上公勋:上公的功勋。古称:古时对贤者的称谓。兼善义:博施仁爱。众拟:众人的效仿。桐江叟:指严子陵,他曾经在桐庐县作过令,所以后人称他的隐居地为桐江。汉君:指汉朝。

【赏析】

这是一首赠诗。诗人把严子陵比作汉代的贤者司马相如和贾谊,赞美他的品德、才华和功绩,并祝愿他能保持高尚的品德,不要受世俗的影响。全诗四联,前二联写严子陵的高尚品德和卓越的才能,后两联写他对隐居生活的志趣和态度。

首联写严子陵品德高尚、才华出众。“皇风振休藻,夫子播清芬”是说皇帝的圣化感动了天下,严子陵传播了清新的气韵,使世人受到感召,这两句是总赞严子陵的高洁品格和卓越的才能。“皇风”即皇帝的教化,“休藻”指美好的文采,“夫子”是对严子陵的敬称。“播”即传播、散布,“清芬”指清新的香气,这里比喻严子陵的品德高尚如清香一般传于人间,使人受到启迪和影响。

颔联写严子陵有远大的抱负和志向。“兴洽山水际,心将贾、宋群”是说严子陵的兴致浓厚,意欲与山水为伍,与隐士为伴,与古代名臣贾谊、司马相如一起结为知交。“山水际”指山明水秀的景色之中。“贾、宋群”指贾谊、司马相如这两个古代名臣的群体。“心将”即心怀,“群”即群体、朋辈。严子陵有远大的志向,想要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隐逸山林,共谋发展。

颈联写严子陵对隐居生活的态度。“市朝思大隐,封域藉高文”意思是说严子陵思念着隐居的生活,向往着高尚的生活,希望在朝廷里能够凭借自己的才德得到重用。“市朝”指京城和官场,“大隐”指隐居生活,“高文”指高尚的文才。“封域”指朝廷,“籍”是依靠的意思。严子陵对仕途生活并不满足,他渴望能够在朝廷里凭借自己的才德得到重用,施展自己的才干。

尾联写严子陵对隐居生活的志趣和态度。“讲幄虚怀切,诸生待问频”。“讲幄”指的是教学的场所,“诸生”指学生们。严子陵虚心好学,随时准备回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这表明他对隐居生活十分热爱,对学问有着极大的兴趣。“莫学桐江叟,终身远汉君”是说不要像严子陵一样,一辈子远离朝廷,追求隐逸的生活,而应像他学习,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这首诗是赠给严子陵的,表达了诗人对严子陵的崇敬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全诗以赞美和颂扬严子陵的才华和品德为主,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追求。整首诗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