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命临黄阁,趋程下赤墀。
徵才承汉典,奉使咏周诗。
禹甸今王重,郤林夙望宜。
龙光占剑出,汉影见槎移。
藻鉴涵群品,文章得主司。
朱衣窥暗烛,黄绢奖高辞。
爱国唯崇雅,和衷更绝私。
泪削荆客玉,囊脱赵人锥。
物论归华衮,皇恩动锦旗。
礼卑门士仰,兴远地灵知。
谒圣瞻龙阜,怀贤访凤池。
山河佳丽色,井邑太平规。
行纪传诗卷,离心对酒卮。
城回秋草遍,江迥暮潮迟。
省俗舟沿溯,归朝佩陆离。
相将南浦上,空有折麻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名为《送费学士南试还朝》。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拜命临黄阁,趋程下赤墀:接受任命,来到朝廷。
  • “黄阁”是古代皇帝处理政事的地方。
  • “赤墀”指台阶,这里用“赤墀”来形容台阶的颜色,也暗喻仕途之路。
  1. 徵才承汉典,奉使咏周诗:征集贤能,秉承汉代的制度。
  • “周诗”可能指的是周公治国的故事,也可能是指周代的诗歌。
  1. 禹甸今王重,郤林夙望宜:禹甸(古代地名)现在受到重视,郤林地区历来有声望。
  • “禹甸”是指古代大禹治理的疆域,这里用来比喻国家当前的状况。
  • “郤林”可能是某个地区的别称,这里用来表示这个地区历史悠久、人才辈出。
  1. 龙光占剑出,汉影见槎移:龙光照在宝剑上,汉影映在木筏上。
  • “龙光”形容宝剑的光芒,象征着权力和威严。
  • “汉影”则暗示着历史和文化的传承。
  1. 藻鉴涵群品,文章得主司:如同珍珠贝壳般包容众多才华,文采斐然的文人被赏识。
  • “藻鉴”是指鉴别人才的眼光。
  1. 朱衣窥暗烛,黄绢奖高辞:穿着朱衣的人暗中观察情况,赞赏那些言辞华美的文章。
  • “朱衣”是指古代官员的服饰,这里用来形容观察者的身份。
  • “黄绢”可能指的是一种珍贵的丝绸,用于制作文书或诗词。
  1. 爱国唯崇雅,和衷更绝私:爱国之情崇尚高尚,团结一心杜绝个人私利。
  2. 泪削荆客玉,囊脱赵人锥:泪水磨砺荆州客人的玉器,钱财被偷走来自赵国的人的锥子。
  • “荆客玉”可能指的是荆州地区产的玉石,这里用来形容物品的价值。
  • “赵人锥”则是指赵国人的财物被偷。
  1. 物论归华衮,皇恩动锦旗:舆论倾向华美的衮服,皇恩浩荡令人感动如锦旗飘扬。
  • “华衮”是指华丽的礼服,象征着尊贵和荣耀。
  • “锦旗”则是一种装饰华丽的旗帜,这里用来比喻皇恩浩荡。
  1. 礼卑门士仰,兴远地灵知:礼节谦卑,但门士们仍仰望其风采。
  • “礼卑”可能是指礼节不够庄重,但门士们仍然尊敬。
  • “兴远”可能是指地方繁荣兴旺。
  1. 谒圣瞻龙阜,怀贤访凤池:谒见圣人以瞻仰龙山之阜,怀念贤臣以访问凤凰池。
  2. 山河佳丽色,井邑太平规:山河壮丽美丽,地方安宁有序。
  3. 行纪传诗卷,离心对酒卮:行走在记录史事的书籍中,心中怀着离别时的酒杯。
  4. 城回秋草遍,江迥暮潮迟:城墙周围长满了秋天的草,江流蜿蜒直至傍晚的潮声。
  5. 省俗舟沿溯,归朝佩陆离:沿着河流逆流而上,寻找回归朝廷的道路。
  6. 相将南浦上,空有折麻悲:我们一同前往南浦之上,徒增别离之悲。

关键词注释与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送别费学士南试还朝,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友情的表达,诗人抒发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诗人通过对比古代圣贤的理想境界和现实生活的艰辛,展现了自己对理想追求的决心和勇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