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有神秀,譬彼造物宰。
变发云霞章,焕为日星采。
自非研精人,妙解讵能逮。
糟粕莽成苴,疮疣祗增痗。
蔡君事钻攻,搦管四十载。
攀危屡登天,会极已归海。
谓兹耀烂间,乃有黯者在。
玄珠得罔象,至味失鼎鼐。
翻然恣挥洒,涂辙忽而改。
天机互奔凑,神化绝需待。
有灵驱万象,无色备五彩。
遂使郊岛徒,总获刻薄罪。
蹇予离群久,索居益荒猥。
日诵林屋编,充然慰饥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赠给蔡九达的文章,表达了他对蔡九达文章的赞赏和对他才华的认可。下面是逐句释义:

  1. 诗句:文章有神秀。

  2. 译文:你的文章充满了神采与魅力。

  3. 注释:这里的“神秀”指的是文章的才气与魅力。

  4. 赏析:李白称赞蔡九达的文章如同造物主一般,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才情。

  5. 诗句:譬彼造物宰。

  6. 译文:就像造物主一样掌控万物。

  7. 注释:这里的“造物宰”指的是创造者、主宰者。

  8. 赏析:李白用“造物宰”来形容蔡九达的文章,意味着他的文章中充满了创造的力量,能够主宰万物。

  9. 诗句:变发云霞章,焕为日星采。

  10. 译文:变化万千,如同云霞变幻出的篇章,焕发出日月星辰的光彩。

  11. 注释:这里的“变发云霞章”指的是文章的变化多端,如同云霞变幻;“焕为日星采”则是比喻文章焕发出日月星辰般的光芒和色彩。

  12. 赏析:李白形容蔡九达的文章变化无常,却又如同云霞变幻出的篇章,焕发出日月星辰般的光芒和色彩。

  13. 诗句:自非研精人,妙解讵能逮。

  14. 译文:如果不是深入研究的人,是无法理解其中的精妙之处的。

  15. 注释:这里的“研精人”指的是深入研究文章的人;“妙解”则是指对文章的理解。

  16. 赏析:李白通过这句话强调了文章的重要性和深度,只有深入研究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

  17. 诗句:糟粕莽成苴,疮疣祗增痗。

  18. 译文:糟粕和杂草混杂在一起,只会让人增加烦恼。

  19. 注释:这里的“糟粕”指的是无用的东西;“莽成苴”则是形容杂乱无章;“疮疣祗增痗”则是比喻烦恼只会让人更加痛苦。

  20. 赏析:李白用这句诗来讽刺那些华而不实、没有实质内容的文章,它们只会让人增加烦恼。

  21. 诗句:蔡君事钻攻,搦管四十载。

  22. 译文:蔡君花费了四十年的时间来钻研这篇文章。

  23. 注释:这里的“钻攻”指的是刻苦钻研;“搦管”则是形容长时间握笔写作。

  24. 赏析:李白赞扬蔡九达对这篇文章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时间,展现了他对文章的热爱和执着。

  25. 诗句:攀危屡登天,会极已归海。

  26. 译文:不断攀登至高处,最终达到极致却回归平静如海。

  27. 注释:这里的“攀危”指的是不断攀登;“屡登天”则是形容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会极”指的是达到最高点;“已归海”则是比喻达到一种宁静的状态。

  28. 赏析:李白用这句诗表达了他对于文章的理解和领悟,他认为文章的境界是无穷无尽的,但最终会回归到平静如海的状态。

  29. 诗句:谓兹耀烂间,乃有黯者在。

  30. 译文:在这耀眼的文采之间,仍有黯淡的存在。

  31. 注释:这里的“耀烂间”指的是文章的精彩之处;“黯者”指的是不出色或者不足之处。

  32. 赏析:李白认为虽然文章有很多亮点和精彩之处,但仍有一些不足或暗淡的部分,需要人们去发现和欣赏。

  33. 诗句:玄珠得罔象,至味失鼎鼐。

  34. 译文:玄妙的真理得到了罔象的启示,至高至纯的味道却失去了鼎鼐的调配。

  35. 注释:这里的“玄珠”指的是玄妙的道理;“罔象”指的是罔象之书,即《庄子·外物》中的寓言故事集;“至味”指的是最纯净的味道;“鼎鼐”则是古代烹煮调味用的青铜器皿。

  36. 赏析:李白在这里用玄妙的道理启示着罔象,表达了他对道理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思考。同时,他也指出了至美的境界往往无法被调和或调配,体现了对自然和谐美的向往。

  37. 诗句:翻然恣挥洒,涂辙忽而改。

  38. 译文:毫无保留地随意挥洒,改变原有的道路和方向。

  39. 注释:这里的“翻然恣挥洒”指的是毫无保留地随意表达和创作;“涂辙”则是比喻原有道路和方向的改变。

  40. 赏析:李白表达了他对创作的热情和自由,他认为创作者应该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即使改变了原有的道路和方向也是值得的。这种态度展现了他对创作独特性和自由性的追求。

  41. 诗句:天机互奔凑,神化绝需待。

  42. 译文:天地间的奥秘相互交织,神韵的展现无需等待。

  43. 注释:这里的“天机”指的是天地间的奥秘;“互奔凑”指的是相互交织;“神化”指的是神韵;“绝需待”则是指无需等待就能展现出来。

  44. 赏析:李白认为天地间的奥秘相互交织,不需要等待就能展现出神韵。这种观点体现了他对自然和谐美的赞美和追求。

  45. 诗句:有灵驱万象,无色备五彩。

  46. 译文:有神灵驾驭万事万物,没有颜色可以准备五种色彩。

  47. 注释:这里的“灵”指的是神灵;“万象”指的是万物;“五彩”指的是各种颜色。

  48. 赏析:李白在这里表达了他对宇宙和自然的敬畏之情,认为有神灵驾驭着万事万物,而自然界的色彩也丰富多样,没有任何一种颜色可以代表所有的色彩。这种观点体现了他对自然和谐美的赞美和追求。

  49. 诗句:遂使郊岛徒,总获刻薄罪。

  50. 译文:于是让那些远离尘世的人们感到空虚和无聊。

  51. 注释:这里的“郊岛”指的是远离尘世的人们;“刻薄罪”指的是空虚和无聊的感觉。

  52. 赏析:李白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远离尘世的人们的关注,认为他们会感到空虚和无聊。这种观点反映了他对人们情感状态的观察和思考。

  53. 诗句:蹇予离群久,索居益荒猥。

  54. 译文:我长时间离开人群,现在居住在简陋的地方,生活越来越困苦。

  55. 注释:这里的“蹇予”指的是作者本人;“离群”指的是长时间离开人群;“索居”指的是居住在简陋的地方;“益荒猥”则是指生活越来越困苦。

  56. 赏析:李白在这里表达了他对人群的渴望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前生活环境的不满和困苦。这种观点体现了他对生活状态的反思和对简朴生活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