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镇前石岸高,飞薨夹水压巨鳌。千门碧柳起春色,安居岂知排难劳。
昔日孝皇君万方,河水忽决黄陵冈。洪涛荡汨失齐鲁,神禹不降蛟龙狂。
此地崩颓运道改,巨舸连翩落东海。下民昏垫轸尧心,朝廷经济需元宰。
司徒刘公社稷臣,一心报国摅精神。胼胝身任四载苦,版锸泪堕千夫贫。
沉船坠扫黄泉下,铁石如山不论价。五丁叱咤驱风雷,功成遂绝奔湍泻。
宣防竹楗何足多,野哭一夜回讴歌。司徒哀痛转谦抑,中官武将碑嵯峨。
碑嵯峨,庙赫奕,庙中牲牢今络绎,呜呼谁人独惭色。

诗句释义:

  1. 安平镇前石岸高,飞薨夹水压巨鳌。
  • “安平镇”指的是位于今天江苏省苏州市的一个地方。
  • “石岸高”描述的是该地的地理特征,即岸边石头高耸。
  • “飞薨夹水”形容水流湍急,有飞鸟和大鱼被卷入其中的景象。
  • “巨鳌”是神话中的海中巨龟,这里比喻汹涌的河水。
  1. 千门碧柳起春色,安居岂知排难劳。
  • “千门”可能是指多个门户,暗示着这个地方人口众多。
  • “碧柳”指绿色的柳树,春天时绿意盎然。
  • “起春色”表示随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1. 昔日孝皇君万方,河水忽决黄陵冈。
  • “孝皇”指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之一。
  • “万方”指各种地方或领域。
  • “河水”指黄河,黄陵冈是黄河的一个支流。
  • “忽决”意味着黄河的水突然决堤了。
  1. 洪涛荡汨失齐鲁,神禹不降蛟龙狂。
  • “荡汨”指的是洪水冲刷,使河流失去了原有的面貌。
  • “齐鲁”是指山东省的两个城市名,这里泛指中国的东部地区。
  • “蛟龙”指传说中的龙,这里用来比喻强大的水势。
  1. 此地崩颓运道改,巨舸连翩落东海。
  • “崩颓”意味着这个地方的地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运道改”表示由于这种变化,原本的命运或路线发生了变化。
  • “巨舸连翩”形容有很多大船连续不断地从这个方向漂去。
  • “落东海”指船只最终沉入大海。
  1. 下民昏垫轸尧心,朝廷经济需元宰。
  • “下民”指的是普通百姓。
  • “昏垫”指人民生活困苦。
  • “轸尧心”指忧虑皇帝的心思。
  • “朝廷经济”指的是国家的经济状况。
  • “元宰”指宰相,这里的元宰指的是能承担起治理国家责任的官员。
  1. 司徒刘公社稷臣,一心报国摅精神。
  • “司徒”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管理土地和农业。
  • “社稷臣”指为国家服务的大臣。
  • “一心报国”表示全心全意为国家服务。
  • “摅精神”指振奋精神,投入工作。
  1. 胼胝身任四载苦,版锸泪堕千夫贫。
  • “胼胝”指因劳动而手上长出老茧。
  • “版锸”指木工用的刨子和凿子。
  • “四载”指四年的时间。
  • “哭堕泪”指眼泪滴落在木制品上。
  • “千夫”指成千上万的人。
  1. 沉船坠扫黄泉下,铁石如山不论价。
  • “沉船坠扫”指沉船事故导致大量的人遇难。
  • “黄泉”指阴间,死后的世界。
  • “铁石如山”形容坚硬的物质像山一样不可动摇。
  • “不论价”指价格不值钱。
  1. 五丁叱咤驱风雷,功成遂绝奔湍泻。
  • “五丁”可能是指五个力士或神仙,用来象征力量和速度。
  • “叱咤”指大声呼喊,指挥。
  • “风雷”指自然界的力量,这里比喻强大的力量。
  • “功成遂绝”表示完成了任务或达成了目的。
  • “奔湍泻”指湍急的水流冲下来。
  1. 宣防竹楗何足多,野哭一夜回讴歌。
  • “宣防”可能是指某种防御措施。
  • “竹楗”指用竹子做的门闩或其他工具。
  • “野哭”指民间的哭声。
  • “一夕”指一夜之间或短时间内。
  • “讴歌”指唱赞美的歌或颂扬的话。
  1. 司徒哀痛转谦抑,中官武将碑嵯峨。
  • “司徒”指司徒大人或丞相一类的高级官员。
  • “哀痛”指悲伤和痛苦。
  • “转谦抑”指态度由盛转衰,由骄傲转为谦逊。
  • “中官”指宦官,与“外官”相对,通常指皇帝身边的近臣。
  • “武将”指武将,即战场上的将领。
  • “碑嵯峨”指石碑高大且有气势。
  1. 碑嵯峨,庙赫奕,庙中牲牢今络绎,呜呼谁人独惭色。
  • “碑嵯峨”指石碑高耸且有气势。
  • “庙赫奕”形容庙宇宏伟壮丽。
  • “牲牢”指的是祭祀用的牺牲和肉食。
  • “络绎”形容车马往来不断。
  • “呜呼”是对死者的一种哀悼之词。
  • “独惭色”指只有自己感到惭愧的样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