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凤阳,说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
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的注释中“凤阳花鼓”是关键词。然后结合全诗内容分析注释中的词语,注意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例如“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中的“大户人家”、“小户人家”、“骡马”“儿郎”,都指代的是农民,他们为了生计不得不卖掉自己辛苦一年得来的财物;而“奴家”则指的是歌伎,这里用来形容贫苦的农妇。这些词语都是对当时社会的讽刺和批判,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愤慨。

【答案】

【译文】

说凤阳,说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凤阳一带的人民在战乱之后,流离失所的情景。首句“说凤阳”点明了地点,接着两句写凤阳百姓生活安定、富饶,这是对现实生活的肯定。第三句“自从出了朱皇帝”一句,表明了凤阳一带的老百姓生活在战乱之中,这是对现实生活的否定。最后三句“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通过一个歌伎之口,揭露和讽刺了社会现实,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