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宰彭泽,月请米五斗。
折腰乡里儿,浮名真可丑。
凤凰不啄粟,岂肯同鸡口。
悠然见南山,竟掷怀中绶。
篱边几丛菊,门外五枝柳。
不负头上巾,且尽杯中酒。
陶渊明
陶渊明,字元亮,东晋诗人。彭泽县令。曾自陈“拙生不遇”,辞官归隐。后因不愿作奉承上司的阿谀之词,辞官去职。
渊明宰彭泽,月请米五斗。
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每月仅能领取五斗米的俸禄。
折腰乡里儿,浮名真可丑。
为了在官场上保持自己的尊严和清白,他不得不屈从于世俗的诱惑。然而,他深知这种虚名是多么地令人鄙视。
凤凰不啄粟,岂肯同鸡口。
就像凤凰不会啄食粟米一样,他又怎会愿意成为鸡群中的一员?
悠然见南山,竟掷怀中绶。
当他看到南山时,不禁感叹世事如梦。于是,他将手中的绶带给了别人,表示自己已决定不再为官。
篱边几丛菊,门外五枝柳。
在他的家中,篱笆旁有几丛菊花,而门外则有五株柳树。这些景物见证了他的孤独和落寞。
不负头上巾,且尽杯中酒。
虽然他已经放弃了仕途,但他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他喝着杯中的美酒,享受着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赏析:这首诗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诗人以简明的语言描绘了自己辞官归隐后的心境和生活状态。诗中的关键词“月请米五斗”、“折腰乡里儿”、“浮名真可丑”等都体现了诗人对名利看淡的态度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环境和身边的事物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情绪变化。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能够引起读者深深的共鸣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