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上章荐诸天子,会丞相与王有隙,格其事不下。弼环视四体,叹曰:“天生一具铜筋铁肋,不使立勋万里外,乃槁死三尺蒿下,命也,亦时也。尚何言!”遂入王屋山为道士,后十年终。
史官曰:弼死未二十年,天下大乱,中原数千里,人影殆绝。玄鸟来降,失家,竞栖林木间。使弼在,必当有以自见。惜哉!弼鬼不灵则已,若有灵,吾知其怒发上冲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秦士录》。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王上章荐诸天子 - 指唐朝时期,有大臣向皇帝推荐某位官员。
会丞相与王有隙 - 指王和宰相之间有矛盾或不和。
格其事不下 - 阻止了此事的发生,未能实现。
弼环视四体 - 指王维(字摩诘)环顾自己四周的身体。
叹曰 - 表示叹息。
“天生一具铜筋铁肋” - 比喻人的身体强健有力,如同金属一般。
“不使立勋万里外” - 意思是不应该让他在边疆立下战功。
“乃槁死三尺蒿下” - 意为王维最终因病而死。
“命也,亦时也。” - 意味着这是命运所安排,也是一种时机。
“尚何言!” - 表示对此已经没有话可说了。
遂入王屋山为道士 - 于是王维选择隐居,成为一名道士。
后十年终 - 指的是王维去世后十年。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王维晚年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想。他感叹自己虽然拥有强大的身体,却因政治原因无法建功立业,最终选择退隐山林,成为一位道士。这体现了王维对于个人命运和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
王维的诗作常常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个人情感,这首诗也不例外。通过描述王维的生活选择和他的感慨,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个文人在政治风波中的无奈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