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菩萨言曰:“这袈裟、锡杖,可与那取经人亲用。若肯坚心来此,穿我的袈裟,免堕轮回;持我的锡杖,不遭毒害。”这菩萨皈依拜领。如来又取出三个箍儿,递与菩萨道:“此宝唤做紧箍儿。虽是一样三个,但只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紧禁的咒语三篇。假若路上撞见神通广大的妖魔,你须是劝他学好,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他若不伏使唤,可将此箍儿与他戴在头上,自然见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语念一念,眼胀头痛,脑门皆裂,管教他入我门来。”
那菩萨闻言,踊跃作礼而退。即唤惠岸行者随行。那惠岸使一条浑铁棍,重有千斤,只在菩萨左右,作一个降魔的大力士。菩萨遂将锦蝠袈裟,作一个包裹,令他背了。菩萨将金箍藏了,执了锡杖,径下灵山。这一去,有分教:佛子还来归本愿,金蝉长老裹啃檀。
诗句
西游记 · 第八回 ·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对菩萨言曰:“这袈裟、锡杖,可与那取经人亲用。若肯坚心来此,穿我的袈裟,免堕轮回;持我的锡杖,不遭毒害。”
这菩萨皈依拜领。如来又取出三个箍儿,递与菩萨道:“此宝唤做紧箍儿。虽是一样三个,但只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紧禁的咒语三篇。假若路上撞见神通广大的妖魔,你须是劝他学好,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他若不伏使唤,可将此箍儿与他戴在头上,自然见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语念一念,眼胀头痛,脑门皆裂,管教他入我门来。”
那菩萨闻言,踊跃作礼而退。即唤惠岸行者随行。 那惠岸使一条浑铁棍,重有千斤,只在菩萨左右,作一个降魔的大力士。菩萨遂将锦蝠袈裟,作一个包裹,令他背了。菩萨将金箍藏了,执了锡杖,径下灵山。这一去,有分教:佛子还来归本愿,金蝉长老裹啃檀。
译文
《西游记》第八回中,观世音菩萨向如来佛请求允许她将袈裟和锡杖赠给唐僧作为他的法器。如果唐僧坚定地跟随她来到长安,她会穿着她的袈裟避免堕落轮回,使用她的锡杖免受妖魔的伤害。
观世音菩萨接受了这些赐予,并邀请惠岸行者作为她的护卫。他们一同下山,准备前往西天取得真经。
注释
- “我佛造经传极乐”: “我佛”指佛教的创造者——释迦牟尼佛,“造经传极乐”意味着通过创造经文和宣扬佛法来传播极乐世界的理想境界。
- “观音奉旨上长安”: 观音菩萨奉观音菩萨的命令到长安(古都名)去。
- “袈裟、锡杖”: 袈裟和锡杖是佛教徒的重要物品,代表修行者的身份和护身符。
- “假若路上遇神通广大的妖魔”: 如果遇到强大妖魔,菩萨需要劝告他们成为唐僧的徒弟,以保护他们免受伤害。
- “这菩萨皈依拜领”: 这里的“这菩萨”指的是之前提到的观音菩萨,“皈依拜领”意味着她接受了如来佛的赐物。
- “金紧禁的咒语三篇”: 如来的三篇咒语具有强大的力量,可以控制妖魔。
- “降魔的大力士”: 描述惠岸行者的力量巨大,足以降服妖魔。
- “锦蝠袈裟”: 锦蝠袈裟是一种贵重的衣物,象征着尊贵和纯净。
- “金箍儿”: 金箍儿是一种用来限制妖怪行动的法宝,类似于孙悟空的金箍棒。
赏析
这一段描绘了观音菩萨接受佛祖赐予的宝物,以及她与惠岸行者共同踏上西天取经之旅的情景。通过这段描述,我们可以看出观音菩萨的智慧和慈悲,以及她在面对强敌时所展现出来的勇敢和决断力。同时,也展示了如来佛祖的神通广大和慈悲为怀。整段文字充满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神话元素,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宗教故事和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