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那大圣虽被唐僧逐赶,然犹思念,感叹不已,早望见东洋大海,道:“我不走此路者,已五百年矣!”只见那海水:烟波荡荡,巨浪悠悠。烟波荡荡接天河,巨浪悠悠通地脉。潮来汹涌,水浸湾环。潮来汹涌,犹如霹雳吼三春;水浸湾环,却似狂风吹九夏。乘龙福老,往来必定皱眉行;跨鹤仙童,反复果然忧虑过。近岸无村社,傍水少渔舟。浪卷千年雪,风生六月秋。
野禽凭出没,沙鸟任沉浮,眼前无钓客,耳畔只闻鸥。海底游鱼乐,天边过雁愁。那行者将身一纵,跳过了东洋大海,早至花果山。按落云头,睁睛观看,那山上花草俱无,烟霞尽绝;峰岩倒塌,林树焦枯。你道怎么这等?只因他闹了天宫,拿上界去,此山被显圣二郎神,率领那梅山七弟兄,放火烧坏了。这大圣倍加凄惨,有一篇败山颓景的古风为证,古风云:回顾仙山两泪垂,对山凄惨更伤悲。当时只道山无损,今日方知地有亏。可恨二郎将我灭,堪嗔小圣把人欺。行凶掘你先灵墓,无干破尔祖坟基。满天霞雾皆消荡,遍地风云尽散稀。东岭不闻斑虎啸,西山那见白猿啼?北溪狐兔无踪迹,南谷獐-没影遗。青石烧成千块土,碧砂化作一堆泥。洞外乔松皆倚倒,崖前翠柏尽稀少。椿杉槐桧栗檀焦,桃杏李梅梨枣了。柘绝桑无怎养蚕?柳稀竹少难栖鸟。峰头巧石化为尘,涧底泉干都是草。崖前土黑没芝兰,路畔泥红藤薜攀。往日飞禽飞那处?当时走兽走何山?
花果山群妖聚义 黑松林三藏逢魔西游记第二十八回经典赏析与解读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本书以丰富的想象力、生动的笔调描述了孙悟空等一众角色的传奇经历,其中第二十八回是描述孙悟空被唐僧逐走后,重回花果山,目睹其家园破败的情景,这一章不仅展现了孙悟空的坚韧不拔,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通过这一章节的深入解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第一段:
话说那大圣虽被唐僧逐赶,然犹思念,感叹不已,早望见东洋大海。
【注释】东洋大海:指的是东海,这里借指东海之远,象征孙悟空心中的迷茫与无助。
【赏析】此句开篇即描绘了孙悟空在广阔无垠的东海边独自徘徊的景象,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及对现实的无奈。这种孤独的场景设置,为后续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
第二段:
烟波荡荡巨浪悠悠,潮来汹涌,水浸湾环。
【注释】烟波荡荡:水面上弥漫着烟雾,景色迷蒙。巨浪悠悠:巨大的海浪轻轻拍打着岸边。
【赏析】这两句描写的是东海海面的壮丽景色,同时暗示了孙悟空内心的澎湃情感。海的宽广和海浪的起伏,都象征着他心中的波澜壮阔。
第三段:
乘龙福老,往来必定皱眉行;跨鹤仙童,反复果然忧虑过。近岸无村社,傍水少渔舟。
【注释】乘龙福老:形容神仙或高僧,此处可能隐喻悟空自己曾经的辉煌。跨鹤仙童:仙人骑鹤飞翔,此处可能暗指他的师父如来佛祖。
【赏析】这几句描绘了孙悟空眼中的世界变得荒凉而寂静,昔日的繁华已不复存在,只有孤独和寂寞陪伴着他。这里的对比强烈地表达了孙悟空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和现实生活的无奈。
第四段:
野禽凭出没,沙鸟任沉浮,眼前无钓客,耳畔只闻鸥。海底游鱼乐,天边过雁愁。
【注释】野禽凭出没:野外的鸟类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沙鸟任沉浮:海中的沙洲上,鸟儿随意漂浮。
【赏析】这一段继续描述了孙悟空看到的景象,从陆地到海洋,再到空中,各种生物似乎都在各自的世界里找到了乐趣。然而,这些快乐的背后却隐藏着一种深深的悲哀,因为孙悟空知道,这一切都是他曾经拥有而现在失去的宝贵之物。
第五段:
那行者将身一纵,跳过了东洋大海,早至花果山。
【注释】将身一纵:孙悟空一跃而过的动作描写。
【赏析】孙悟空的跳跃动作生动有力,展现了他面对困境时的果断和勇气。这一跃不仅代表了他从困境中突破的勇气,也预示着他将重新掌握自己的未来。
第六段:
按落云头,睁睛观看,那山上花草俱无,烟霞尽绝;峰岩倒塌,林树焦枯。
【译文】孙悟空降落云雾,睁开双眼望去,只见原本生机盎然的花果山如今一片荒凉,草木不再繁茂,烟霞消散殆尽。
【赏析】这段文字详细描述了孙悟空回到花果山后所看到的景象,表达了他对家园破坏的深深悲痛和无力感。这种强烈的对比增强了文章的情感深度和艺术效果。
第七段:
你道怎么这等?只因他闹了天宫,拿上界去,此山被显圣二郎神,率领那梅山七弟兄,放火烧坏了。
【注释】闹了天宫:指孙悟空大闹天宫的行为。显圣二郎神:天上的二郎神,是天宫中的重要守护者。梅山七弟兄:指梅山派七兄弟,他们与孙悟空有过冲突。
【赏析】这一段揭示了导致花果山荒芜的原因。孙悟空的大闹天宫虽然是一个传奇故事,但在这里被用来象征当时社会中某些力量对弱者的压迫与伤害,以及这些势力对自然和生态平衡的破坏。这种象征手法增加了文本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第八段:
这大圣倍加凄惨,有一篇败山颓景的古风为证,古诗风云:回顾仙山两泪垂,对山凄惨更伤悲。当时只道山无损,今日方知地有亏。可恨二郎将我灭,堪嗔小圣把人欺。行凶掘你先灵墓,无干破尔祖坟基。满天霞雾皆消荡,遍地风云尽散稀。东岭不闻斑虎啸,西山那见白猿啼?北溪狐兔无踪迹,南谷獐-没影遗。青石烧成千块土,碧砂化作一堆泥。洞外乔松皆倚倒,崖前翠柏尽稀少。椿杉槐桧栗檀焦,桃杏李梅梨枣了。柘绝桑无怎养蚕?柳稀竹少难栖鸟。峰头巧石化为尘,涧底泉干都是草。崖前土黑没芝兰,路畔泥红藤薜攀。往日飞禽飞那处?当时走兽走何山?
【译文】孙悟空感到非常凄凉,有一首古风作为见证,古诗如下:回想仙山时流下两行泪水,面对山景内心非常悲伤。当时以为这座山无损毁,今日方知大地已经亏损。可恨二郎神竟然将我消灭,真该生气小圣把人欺负。行凶挖先灵墓地,与无关之事无关。满天霞光都被驱散消散,遍地风云都已消散。东岭不见斑虎的鸣叫,西边也听不到白猿啼鸣。北溪不见狐狸兔子踪迹,南谷没有獐子的身影。青石烧成了泥土,碧砂化为灰尘。洞外的松树全都倾倒,崖前的柏树也很少剩下。椿杉、槐桧、栗檀都已经焦黑,桃花、杏子、李子都已凋零。柘树没有了桑叶可以用来养蚕,柳树稀少竹子难以栖息鸟儿。山峰上的巨石变成了尘埃,山涧里的泉水干涸长满青草。崖前的泥土变黑不见芝兰,路边的泥地染红长满藤萝和薜荔。往日那些能飞翔的禽鸟飞向何方?曾经行走的动物现在又跑向什么山林?
【赏析】这组诗是对花果山被烧毁后景象的真实描写,每一句都充满了深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通过这样的描述,作者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破坏和生命的脆弱,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自然和生态平衡的担忧和反思。此外,这首诗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通过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富有诗意和哲理性。
通过对《西游记》第二十八回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吴承恩如何在短短的几章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展示了一个宏大的故事背景和深刻的社会寓意。同时,这些内容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故事的魅力,也让他们在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正义和个人命运等方面产生了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