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老孙去罢。”他将书摺了,留在袖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今日半途而废,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唐僧转回身不睬,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
大圣跳起来,把身一抖,收上毫毛,却又吩咐沙僧道:“贤弟,你是个好人,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言语,途中更要仔细。倘一时有妖精拿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西方毛怪,闻我的手段,不敢伤我师父。”唐僧道:“我是个好和尚,不题你这歹人的名字,你回去罢。”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复,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你看他:噙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
《西游记》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译文:
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老孙去罢。”他将书摺了,留在袖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今日半途而废,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唐僧转回身不睬,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
赏析:
这段描述展示了孙悟空在面对师父唐三藏拒绝他保护时,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责任和信念。他通过使用智慧和机智,以及他的魔法能力,试图让师父重新认识到他的忠诚和重要性,从而得到宽恕。这种坚持和努力体现了孙悟空的性格特质——勇敢、坚韧、忠诚和聪明。尽管遭遇挫折和失败,他依然没有放弃希望。
这一段也展现了师徒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微妙。虽然师父唐三藏表面上不接受孙悟空的帮助,但实际上,他对孙悟空的忠诚和保护还是心存感激的。这种情感的复杂性反映了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角色冲突和内心挣扎的主题。
这一段落也揭示了唐僧的性格特点,虽然他表面上看起来对孙悟空的行为表示不满和不信任,但其实内心深处是尊重和赞赏孙悟空的智慧和能力的。这种性格描绘使得唐僧的形象更加立体和真实,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他在故事中的角色和动机。
这一段落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描绘,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复杂而深刻的人物形象。它不仅展现了孙悟空的智慧和毅力,也反映了师徒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