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呆子举钉钯跑上山崖,叫道:“妖精出来!与你猪祖宗打来!”那蓝旗手急报道:“大王,有一个长嘴大耳朵的和尚来了。”二怪即出营,见了八戒,更不打话,挺枪劈面刺来。这呆子举钯上前迎住。他两个在山坡前搭上手,斗不上七八回合,呆子手软,架不得妖魔,急回头叫:“师兄,不好了!扯扯救命索,扯扯救命索!”这壁厢大圣闻言,转把绳子放松了抛将去。那呆子败了阵,住后就跑。原来那绳子拖着走还不觉,转回来,因松了,倒有些绊脚,自家绊倒了一跌,爬起来又一跌。始初还跌个禋踵,后面就跌了个嘴抢地。被妖精赶上,捽开鼻子,就如蛟龙一般,把八戒一鼻子卷住,得胜回洞。众妖凯歌齐唱,一拥而归。
这坡下三藏看见,又恼行者道:“悟空,怪不得悟能咒你死哩!原来你兄弟全无相亲相爱之意,专怀相嫉相妒之心!他那般说,教你扯扯救命索,你怎么不扯,还将索子丢去?如今教他被害,却如之何?”行者笑道:“师父也忒护短,忒偏心!罢了,象老孙拿去时,你略不挂念,左右是舍命之材;这呆子才自遭擒,你就怪我。也教他受些苦恼,方见取经之难。”三藏道:“徒弟啊,你去,我岂不挂念?想着你会变化,断然不至伤身。那呆子生得狼犺,又不会腾那,这一去,少吉多凶,你还去救他一救。”
《西游记·第七十六回·心神居舍魔归性 木母同降怪体真》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创作的古典神魔小说《西游记》中的一篇。该回讲述的是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过程中,唐僧师徒四人遭遇了妖精的袭击。其中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在战斗中分别遇到了妖精的手下,最终被妖精擒住。唐僧责怪孙悟空没有及时救助猪八戒,而孙悟空则认为唐僧太过偏袒猪八戒,导致猪八戒陷入困境。
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那呆子举钉钯跑上山崖,叫道:“妖精出来!与你猪祖宗打来!”——这是猪八戒在战斗中呼喊,表示自己要与妖精对抗。
那蓝旗手急报道:“大王,有一个长嘴大耳朵的和尚来了。”——这是二怪派去报告消息的人对妖精大王的汇报。
二怪即出营,见了八戒,更不打话,挺枪劈面刺来。这呆子举钯上前迎住。——这是妖精二怪出现后,直接对猪八戒发起攻击的情况。
他两个在山坡前搭上手,斗不上七八回合,呆子手软,架不得妖魔,急回头叫:“师兄,不好了!扯扯救命索,扯扯救命索!”——这是猪八戒在战斗中感到不敌,求助于孙悟空的情景。
这壁厢大圣闻言,转把绳子放松了抛将去。——这是孙悟空听到猪八戒的求救后的反应。
那呆子败了阵,住后就跑。原来那绳子拖着走还不觉,转回来,因松了,倒有些绊脚,自家绊倒了一跌,爬起来又一跌。始初还跌个禋踵,后面就跌了个嘴抢地。——这是猪八戒战败后逃跑的情景。
被妖精赶上,捽开鼻子,就如蛟龙一般,把八戒一鼻子卷住,得胜回洞。——这是妖精成功捕获猪八戒并回到洞穴的过程。
众妖凯歌齐唱,一拥而归。——这是妖精胜利后欢庆的场景。
这首诗描绘了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遭遇妖精袭击的艰难过程,以及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人在战斗中的紧张局势。诗歌通过描写师徒之间的互动和冲突,展现了他们在面对困难时的不同态度和行为,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性、友情和团队精神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