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泽春深涨碧漪,静涵天影漾玻璃。
遥增越峤千寻阔,顿减吴山数尺低。
红泛落花通别浦,绿含芳草漫长堤。
钓舟昨夜归来晚,没却渔矶路亦迷。
太湖春涨
震泽春深涨碧漪,静涵天影漾玻璃。
遥增越峤千寻阔,顿减吴山数尺低。
红泛落花通别浦,绿含芳草漫长堤。
钓舟昨夜归来晚,没却渔矶路亦迷。
译文:
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太湖的水波也变得异常的汹涌澎湃,湖水上涨到岸边,形成了一片片碧绿的水波纹。湖面平静如镜,映出了远处天空的影子,仿佛一面透明的玻璃。
随着春日的深入,太湖的水势越来越猛烈,远远望去,太湖的西岸似乎比东岸更为宽广,仿佛是连绵不绝的高山一般。而原本显得高耸入云的吴山,此刻也显得矮了许多。
水面上漂浮着红色的花瓣,它们随着水流流向了远方,最终消失在了别浦的尽头;绿色的草地上长满了各种花草,它们沿着长长的堤岸生长,为这个春天增添了几分生机。
昨天晚上,一个钓鱼的小船回到了这里,由于昨晚风大浪急,小船几乎被卷入湖底,使得通往渔矶的路都变得难以辨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季太湖的美景。首句“震泽春深涨碧漪”,描绘了太湖春潮涌动的场景,形象地表现了湖水的波动与美丽。接着,“静涵天影漾玻璃”进一步描绘了太湖水面平静如镜,映射出天光云影的景象。
第二句“遥增越峤千寻阔”,通过夸张手法,表达了春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使得越州(今浙江绍兴)一带显得更加广阔。而“顿减吴山数尺低”则是反衬,说明春天的湖水使原本较高的吴山显得矮了许多。
第三句“红泛落花通别浦”,描述了春天里落花飘落在水中的情景,以及落花随水流去的生动画面。第四句“绿含芳草漫长堤”则展现了春天草木茂盛的景象,以及长堤上草木葱郁的画面。
最后一句“钓舟昨夜归来晚,没却渔矶路亦迷”,以垂钓者的经历,描绘了太湖春天的宁静与美丽。整首诗通过对太湖春潮的描绘,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