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又名青金、黑锡、金公、水中金。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明目、固牙、乌须发。用铅半斤,熔成汁,趁热加桑条灰,同时以柳木搅拌,使成沙状细末,再筛过,用筛取的细末揩牙,揩后漱口,即又漱口水洗眼,有明目、固齿、乌须发之效。

肾气攻心,奔豚喘急,面黑欲死。用铅二两、石亭脂二两、木香一两、麝香一钱。先把铅熔化,加入石亭脂,急炒。焰起时,含醋喷之。炒毕,倾入先掘好的地坑中,盖好。等冷后取出研细,再加米饭,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二丸,热酒送下。或身上出汗,或通便通气病即愈。如大便还不通,可再服一丸,加玄明粉五分同服。

妇女血气冷痛攻心。可照上方服药。

风(口吐白沫,翻目抽筋)。用黑铅、水银、结砂、南星(炮过)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糯米饭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按年龄一岁服一丸,乳汗送下。

《本草纲目》中关于铅的记载,涉及其名称、性质、功效与应用等方面。

名称:

  • 青金:铅在古代文献中的别称之一。
  • 黑锡:指铅的黑色外观。
  • 金公:可能因其光泽或颜色被比作“金公”。
  • 水中金:形容铅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如“水中金”般难以捉摸。

性质:

  • 甘、寒、无毒:描述了铅的味道、性质和毒性等级。
  • 金属性:指出铅是一种金属元素,具有金属的基本特性。

功效与应用:

  • 明目、固牙、乌须发:明确指出铅的主要功效,即改善视力、坚固牙齿和促进头发变黑。
  • 用于治疗多种疾病:除了上述效果外,铅还被用于治疗奔豚喘急、面黑欲死等症状。
  • 药物制备:在传统医学中,铅常与其他药材结合制成丸药使用,以增强疗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