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胃、呃逆。用黑铅熔成汁,冷后,以柳木捶研成粉。取一两,加醋一升,放在砂锅里熬成膏子,再加蒸饼末少许,捏成小豆大的丸子。每服一丸,姜汤送下。

多年反胃水上。用铅二两、石亭脂二两、盐卤汁五两。先烧铅,以卤汁淬过,再与石亭脂同炒,等到起焰时,挑在水上,焰止,研匀,加蒸饼做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九,石莲干柿汤送下。

消渴烦闷。用黑铅、水银等分。结如泥后,常含黄豆大一团,把口水吞下。

水肿。用铅五两、灸皂荚一个、酒二斗,煮开六次,常常饮之,至小便畅通,达二、三升,肿即消。

小便不能。用铜锉成末,取一两,用生姜半两、灯心一握,井水煎服。服药前,将炒葱贴在肚脐上。

突发咳嗽。用炉中铜屑、桂心、皂荚等分,研细,和蜜成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忌食忽。

本草纲目 · 金部 · 铅

反胃、呃逆。用黑铅熔成汁,冷后,以柳木捶研成粉。取一两,加醋一升,放在砂锅里熬成膏子,再加蒸饼末少许,捏成小豆大的丸子。每服一丸,姜汤送下。

多年反胃水上。用铅二两、石亭脂二两、盐卤汁五两。先烧铅,以卤汁淬过,再与石亭脂同炒,等到起焰时,挑在水上,焰止,研匀,加蒸饼做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九,石莲干柿汤送下。

消渴烦闷。用黑铅、水银等分。结如泥后,常含黄豆大一团,把口水吞下。

水肿。用铅五两、灸皂荚一个、酒二斗,煮开六次,常常饮之,至小便畅通,达二、三升,肿即消。

小便不能。用铜锉成末,取一两,用生姜半两、灯心一握,井水煎服。服药前,将炒葱贴在肚脐上。

突发咳嗽。用炉中铜屑、桂心、皂荚等分,研细,和蜜成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忌食忽。

注释

  1. 反胃、呃逆:使用黑铅(铅)制成汁液,冷却后加入柳木研磨成粉末。取适量的铅粉,加入醋和砂锅熬制成膏状,再加入蒸饼末制成小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丸,用姜汤送服。
  2. 多年反胃水上:使用铅二两、石亭脂二两、盐卤汁五两。先将铅加热熔化,再用卤汁进行淬火处理,然后与石亭脂一起炒制,直到火焰出现时,将其倒在水上,待火焰熄灭后,将混合物研匀,并加入蒸饼制成丸子,大小如梧子。每次服用二十九丸,配合石莲干柿汤一同服用。
  3. 消渴烦闷:使用等量的黑铅和水银混合,形成类似泥状的物质后,常含黄豆大小的一团,通过吞咽口水的方式服用。
  4. 水肿:使用铅五两、灸皂荚一个、酒二斗,煮沸六次后饮用,持续饮用直至小便通畅,达到二、三升的程度,水肿即可消退。
  5. 小便不能:使用铜锉末作为原料,取一两量,用生姜半两、灯心一握和井水煎服。在服用前,将炒过的葱条贴在肚脐上。
  6. 突发咳嗽:使用炉中铜屑、桂心、皂荚等分,研磨成细末,并与蜂蜜混合制成丸子,大小如梧子。每次服用十五丸,需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赏析

《本草纲目》是一部综合性中医典籍,其中关于铅的描述涉及了其多种用途和治疗作用。铅作为一种金属元素,在中医中被认为具有多种功效。例如,在治疗反胃、呃逆方面,铅被用于制作成汁液和粉末,通过口服来缓解症状;而在治疗水肿方面,铅则被用作药物成分之一,通过煎煮和服用来促进尿液排出。此外,铅在治疗消渴烦闷和突发咳嗽方面也有所应用,显示出其在中医治疗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