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针石。

主治

刺百病痈肿。

集解

《素问·异法方宜论》云:东方之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病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亦从东方来。王冰注云:砭石如玉,可以为针。盖古者以石为针,季世以针代石,今人又以瓷针刺病,亦砭之遗意也。

诗句:

  • 《本草纲目·石部·砭石》
  • 释名 —— 解释砭石的名称或别称。
  • 主治 —— 描述砭石的主要治疗作用。
  • 集解 —— 《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提到东方之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病为痈疡,其治宜砭石。
  • 王冰注 —— 王冰对上述文献的解释和注解。

译文:
砭石(一种治疗工具)的别名叫针石。
它的主要治疗作用是刺百病痈肿。
《素问·异法方宜论》提到,在东方之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的地区,那里的疾病多为痈疡,因此治疗这种病适宜使用砭石。王冰对此有注解说,砭石如玉,可以被用作针灸。古代人们用石头作为针,到了近代,人们开始用金属针代替石头,现在有人又用瓷针刺病,这些都是砭石的遗意。

赏析:
这首诗主要介绍了砭石的定义、功效以及历史来源。从字面上理解,砭石是一种用于治疗疾病的工具,其形状像玉石,可以作为针使用。在古代医学中,砭石被用来刺激身体上的特定部位,以促进气血流通,达到治病的效果。而王冰的注解进一步解释了砭石的由来及其在医学历史上的地位与影响。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医药学中的一些基本理念和治疗方法,对于研究古代医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