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亦名野兰、荚蒿、鬼油麻。
气味
(根、苗)咸、寒、无毒。
主治
腹内蛔虫。用漏卢为末,每取一匙,和饼子肉汤同服。
小儿疳病肚胀,或常泻痢,冷热不调。用漏卢一两,研细。每服一钱,加猪肝一两或盐少许同煮熟,空心一次服完。
冷劳泄痢。用漏卢一两、艾叶(炒)四两,共研为末。取末一半,加醋三升同熬成膏,别把另一半药末加入,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水送下。
产后带下。治方同上。
乳汁不下(乳内胀痛,积久成痈)。用漏卢二两半、蛇蜕十条(灸焦)、瓜萎十个(烧存性),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
风痛,筋脉拘挛。用汛(麸炒)半两、地龙(去土,炒)半两,共研为末;另用生姜二两,取汁,加入三两蜜,同煎开几次,又加好酒五合,收存待用。服药时,取上制的药末,以收存的汤剂煨温后送下。此方名“古圣散”。
漏卢,亦名野兰、荚蒿、鬼油麻,其气味咸、寒、无毒。在中医中,漏卢被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以下是对本诗的逐句释义:
- 释名:漏卢的别称包括野兰、荚蒿和鬼油麻。这些名称反映了其在自然界中的形态和特性。
- 气味:漏卢的根和苗具有咸、寒、无毒的性质,说明它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 主治:漏卢主要用于治疗腹内蛔虫,通过将其研磨成末并与食物汤剂混合服用,可以有效驱除体内的寄生虫。此外,它也被用于治疗小儿疳病肚胀、冷劳泄痢、产后带下以及乳汁不下等症状。
- 小儿疳病肚胀:使用漏卢一两,研细后与猪肝或盐一同煮熟,空腹时一次服完,以缓解小儿疳病引起的肚胀症状。
- 冷劳泄痢:同样使用漏卢一两,与艾叶炒制后的四两混合,研磨成末,取一半加入醋熬制成膏,另一半与药末混合制成丸子,每次服用三十丸,温水送下,以治疗冷劳泄痢。
- 产后带下:使用漏卢二两半,蛇蜕十条(灸焦)、瓜萎十个(烧存性)研磨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以治疗产后带下的病症。
- 乳汁不下:使用漏卢二两半,蛇蜕十条(灸焦)、瓜萎十个(烧存性)研磨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以解决乳汁不下的问题。
- 风痛筋脉拘挛:使用汛(麸炒)半两、地龙(去土,炒)半两研磨为末,另用生姜二两取汁,加入三两蜜同煎开几次,再加入好酒五合收存待用。服药时取上制的药末,以收存的汤剂煨温后送下,此方名为“古圣散”。
漏卢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其独特的性质和功效使其成为中医药宝库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