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香柔、香茸、香菜、蜜蜂草。

气味

辛、微温、无毒。

主治

伤暑(暑天卧湿当风,或生冷不节,头痛发热,转筋,干呕,四肢发冷等)。用香薷一斤、厚朴(姜汁炙过)、白扁豆(微炒)各半斤,锉散。每服五钱,加水二碗,酒半碗,煎成一碗,放水中等冷定后服下。连进二服,很有效。此方名“香薷饮”。方中的扁豆,可用黄连(姜汁炒)代替。

水肿。用干香薷五十斤,锉入锅中,加水久煮,去渣再浓煎,浓到可以捏丸时,即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丸,一天服三次,药量可以逐日加一点以小便能畅为愈。此方名“香薷煎”。又方:香薷叶一斤,水一斗,熬烂,去渣,再熬成膏,加白术末七两作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米汤送下。此方名“深师薷术丸”。

本草纲目·草部·香薷从释名到主治,全面解析香薷的药用价值

  1. 释名与别称
  • 香柔、香茸、香菜、蜜蜂草
  • 气味:辛、微温、无毒
  1. 主治功效
  • 伤暑
  • 水肿
  • 心烦胁痛
  • 鼻血不止
  1. 方剂应用
  • 香薷饮
  • 香薷煎
  • 深师薷术丸
  1. 药效分析
  • 解暑利小便
  • 治水甚捷
  • 清化行而热自降
  1. 现代研究
  • 现代药理研究
  • 临床应用案例
  • 安全性评估
  1. 使用注意事项
  • 药物相互作用
  • 剂量控制
  • 禁忌症与副作用
  1. 结语
  • 香薷在传统医学中的重要性
  •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