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目昏暗。用苍耳子一升,研细,加白米半升煮粥每天吃。

肿毒疔疖,无头恶疮。每年五月采苍耳根叶数担,洗净,锉细,煮烂,去滓留汁,武火煎滚,艾火煎稠,搅成膏,密封收存。称为“万应膏”。用时取出敷贴患处。牙疼,用此膏敷牙。喉痹,用此膏舌或噙化。

诸风头晕。用苍耳叶,晒干,研细。每服一钱,酒调下。若有呕吐,则以蜜和药末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十日后病愈。

大风疬疾(麻风)。用嫩苍耳、荷叶,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温酒送下。一日服二次。又方:用苍耳叶为末,以大枫子油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茶送下。一日服二次。

鼻血不止。用苍耳茎叶捣汁一小碗服下。

痔疮。用苍耳茎、叶研细,每服一匙,水送下。

赤白痢。用苍耳草不拘多少,洗净,煮烂,把渣去掉,加蜜,武火熬成膏。每服一、二匙,开水送下。

《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所著的中医药学巨著,其中《草部·呆耳》记载了多种药用植物及其应用。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释义:

  1. 眼目昏暗:用苍耳子一升,研细,加白米半升煮粥每天吃。

  2. 肿毒疔疖,无头恶疮:每年五月采苍耳根叶数担,洗净,锉细,煮烂,去滓留汁,武火煎滚,艾火煎稠,搅成膏,密封收存。称为“万应膏”。用时取出敷贴患处。牙疼,用此膏敷牙。喉痹,用此膏舌或噙化。

  3. 诸风头晕:用苍耳叶,晒干,研细。每服一钱,酒调下。若有呕吐,则以蜜和药末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十日后病愈。

  4. 大风疬疾(麻风):用嫩苍耳、荷叶,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温酒送下。一日服二次。又方:用苍耳叶为末,以大枫子油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茶送下。一日服二次。

  5. 鼻血不止:用苍耳茎叶捣汁一小碗服下。

  6. 痔疮:用苍耳茎、叶研细,每服一匙,水送下。

  7. 赤白痢:用苍耳草不拘多少,洗净,煮烂,把渣去掉,加蜜,武火熬成膏。每服一、二匙,开水送下。

《本草纲目》中的《草部·呆耳》不仅提供了丰富的药用信息,还反映了古代人民在自然观察和实践中的智慧。通过这些描述,可以了解到古人如何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来治疗疾病,以及他们对自然界的敬畏和依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