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亦名芭蕉、夭苴、芭苴。

气味

甘、大寒、无毒。

主治

一切肿毒。用芭蕉根捣烂涂患处。

流动性红色风疹。治方同上。

风火牙痛及虫牙痛。用芭蕉根取汁一碗,煎热含漱。

消渴,骨节烦热。用芭蕉根捣汁,随时饮一、二合。

血淋涩痛。用芭蕉根、旱莲草等分,水煎服。一天服两次。

肿毒初发。用芭蕉叶烧存性,研末,和生姜汁涂搽。

心痹痛。用芭蕉花烧存性,研末。每服二钱,盐汤送下。

本草纲目 - 草部 - 甘蕉

释名:甘、大寒、无毒。

气味:甘、大寒、无毒。

主治:一切肿毒。用芭蕉根捣烂涂患处。
流动性红色风疹。治方同上。
风火牙痛及虫牙痛。用芭蕉根取汁一碗,煎热含漱。
消渴,骨节烦热。用芭蕉根捣汁,随时饮一、二合。
血淋涩痛。用芭蕉根、旱莲草等分,水煎服。一天服两次。
肿毒初发。用芭蕉叶烧存性,研末,和生姜汁涂搽。
心痹痛。用芭蕉花烧存性,研末。每服二钱,盐汤送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