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亦名虎须草、碧玉草。
气味
(茎、根)甘、寒、无毒。
主治
伤口流血。用灯心草嚼烂敷患处。
鼻血不止。用灯心草一两为末,加丹砂一钱。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喉痹。用灯心草一把,瓦上烧存性,加炒盐一匙,每取少许吹入喉中。又方:用灯心草灰二钱,加硼砂粉一钱,和匀,吹喉。又方:用灯心草、箬叶烧灰,等分和匀,吹喉。又方:用灯心草、红花烧灰,酒送服一钱。
失眠。用灯心草煎水代茶喝。
湿热黄疸。用灯草根四两,加酒、水各半,煮半日,露一夜,温服。
本草纲目·草部·灯心草
从释名到主治,全面解析灯心草的药用价值
- 释名与别称
- 亦名虎须草、碧玉草
- 气味:甘、寒、无毒
- 灯心草的药用历史
- 《本草纲目》记载
- 古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的论述
- 灯心草的化学成分
- 茎、根含多种生物碱和挥发油
- 具有止血、抗炎等药理作用
- 灯心草的临床应用
- 伤口流血
- 鼻血不止
- 喉痹
- 灯心草的现代研究进展
- 药效成分分析
- 安全性评估
- 灯心草的食用与使用注意事项
- 正确煎煮方法
- 避免过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