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胎动。用生地黄捣汁,煎开,加鸡蛋白一枚,搅匀服下。
产生血痛(腹中有硬块作痛)。有熟地黄一斤、陈生姜半斤,同炒干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此方名“黑神散”。
产后中风。用生地黄五两,捣出汁,生姜五两,也捣成汁。以生地黄渣浸姜汁中,生姜渣浸生地黄汁中,过一夜。次日取两药炒黄,焙干,研细。每服一匙,酒送下。
胞衣不出。用生地黄汁一升,苦酒三合,调匀温服。
热闷昏迷。用生地黄汁一碗灌下。如大渴饮水不止,则用生地黄根、生薄荷叶等分捣烂,榨取汗,加麝香不许,冷水调服。觉心下顿凉,即不再服药。
疔肿乳痈。用生地黄捣烂敷患处,药变热,即须更换。
跌打损伤,瘀血在腹。用生地黄汁三升,加酒一升半,共四升半煮成二升半,分三次服完。
地黄,学名Rehmannia glutinosa,是一种在中医中常用的草药。以下是对《本草纲目》中关于地黄的诗句、译文和赏析:
- 诗句:
- 妊娠胎动。用生地黄捣汁,煎开,加鸡蛋白一枚,搅匀服下。
- 产生血痛(腹中有硬块作痛)。有熟地黄一斤、陈生姜半斤,同炒干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
- 产后中风。用生地黄五两,捣出汁,生姜五两,也捣成汁。以生地黄渣浸姜汁中,生姜渣浸生地黄汁中,过一夜。次日取两药炒黄,焙干,研细。每服一匙,酒送下。
- 胞衣不出。用生地黄汁一升,苦酒三合,调匀温服。
- 热闷昏迷。用生地黄汁一碗灌下。
- 疔肿乳痈。用生地黄捣烂敷患处,药变热,即须更换。
- 跌打损伤,瘀血在腹。用生地黄汁三升,加酒一升半,共四升半煮成二升半,分三次服完。
- 译文:
- 妊娠期间出现胎动不安的情况,可以用生地黄捣碎后榨取汁液,与鸡蛋白混合后服用。
- 若出现腹痛或腹部有硬块的症状,可以将熟地黄和陈生姜一起炒制并磨成粉末,每次服用时用温酒送服。
- 产后出现中风症状时,可以使用生地黄和生姜共同榨汁,将生地黄渣和生姜渣分别浸泡在两种汁液中,过夜后取出并炒至黄色,研磨成细粉,每次服用时用酒送服。
- 如果产妇的胞衣无法排出,可以饮用生地黄汁和苦酒调和后的温开水。
- 如果出现高热不退的症状,可以饮用生地黄汁一碗进行灌服。如果口渴且饮水不止,可以将生地黄根和生薄荷叶等量混合捣烂后榨取汗液,加入少量麝香后用冷水冲服。如果感觉心下突然凉爽,则不再继续服药。
- 对于疔疮和乳痈,可以直接使用生地黄捣烂后敷在患处,如果药物变热,则需要更换敷料。
- 跌打损伤后,如果瘀血停留在腹部,可以使用生地黄汁和酒混合后煮成浓汁,分成三次服用。
- 赏析:
- 《本草纲目》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其中关于地黄的描述不仅涉及其药用价值,还涉及到了其生长环境、采集方法以及与其他药材的相互作用。例如,书中提到了地黄原产于咸阳的山川及沼泽地带,二月和八月是最佳的采收时间。
- 地黄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吐血、血痛、产后中风、瘀血在腹等。这些描述不仅展示了地黄的药用价值,也反映了古代医学对自然界的认识和利用。
- 通过对地黄的详细描述和分析,可以看出《本草纲目》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对地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黄的药用价值,也为后世的中医药学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本草纲目》中的地黄部分不仅详细介绍了地黄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采集方法以及药用价值,还通过具体的病例描述了地黄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作用。这些内容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地黄的了解,也为后世的中医药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