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病恶寒(伤寒已发汗,不解,反恶寒,是体虚的现象)。芍药三两、甘草(炙)三两、附子(炮,去皮)一枚,加水五程式,煮成一升五合。分次服下。此方名“芍药甘草附子汤”。
阴盛格阳(病人躁热面饮水、脉沉、手足厥逆)。用大附子一枚,烧存性,研为末,蜜水调服。逼散寒气后使热气上升,汗出乃愈此方名“霹雳散”。
中风痰厥(昏不积压人,口眼歪斜)。用生川乌头、生附子,都去掉皮脐,各取半两,和一南星一两,生木香二钱五分。各药混合后,每取五钱,加生姜十片、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此方名“五生饮”。
风病瘫缓(手足软垂,口眼歪斜,语音蹇涩,步履不正)。用川乌头(去皮脐),五灵脂各五两,共研为末,加龙脑、麝香温酒送下。一天服三次。服至五、七丸,便觉手能抬动。脚能移步,吃至十丸,可以梳头,此方名“神验乌龙丹”。
本草纲目·草部 附子解析中药附子功效与应用
- 概述
- 定义及来源
- 历史背景
- 药理作用
- 成分与结构
- 化学成分
- 物理特性
- 生物活性成分
- 药效与作用机制
- 温中散寒
- 回阳救逆
- 止痛效果
- 临床应用
- 治疗虚寒证
- 心阳不足症状
- 其他适应症
- 使用注意事项
- 剂量控制
- 禁忌症
- 不良反应处理
- 现代研究进展
- 药理实验研究
- 临床试验结果
- 未来研究方向
- 案例分析
- 典型病例介绍
- 治疗效果评估
- 患者反馈总结
- 结语
- 附子价值再认识
- 未来展望
- 建议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