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痰咳嗽(面白气促,洒淅恶寒,忧悉不乐,脉涩)。用半夏、天南星各一两,官桂半两,共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汤送下。此方名“玉粉丸”。

呕吐反胃。用半夏三升、人参三两、白蜜一升、水一半二千,细捣过,煮成三升半,温服一升。一天服两次。此方名为“大半夏汤”。

黄疸喘满,小便自利,不可除热。用半夏、生姜各半斤,加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两次服下。

老人便结。用半夏(泡,炒)、生硫磺,等分为末加自然姜汁煮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此方名“半硫丸”。

失血喘急(吐血下血,崩中带下,喘急痰呕,中满宿瘀)。用半夏捶扁,包在以姜汁调匀的面中,放火上煨黄,研为末,加米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开水送下。

本草纲目·草部 · 半夏
半夏的药效与应用

  1. 半夏简介
  • 定义与别名
  • 来源与分布
  • 形态特征
  1. 半夏的性味归经
  • 辛、平、有毒
  • 归脾、胃、肺经
  1. 半夏的主治功能
  • 气痰咳嗽
  • 呕吐反胃
  • 黄疸喘满
  1. 半夏的炮制方法
  • 泡制
  • 蒸制
  • 炒制
  1. 半夏的临床应用
  • 治疗呕吐反胃
  • 治疗痰饮气结
  • 治疗梅核气
  1. 半夏的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分析
  • 药理作用研究
  • 临床应用研究
  1. 半夏的食用方法
  • 制作丸子
  • 制作汤剂
  • 食疗方
  1. 半夏的鉴别方法
  • 外观鉴别
  • 质地鉴别
  • 气味鉴别
  1. 半夏的注意事项
  • 孕妇慎用
  • 药物相互作用
  • 剂量控制
  1. 半夏的文化意义
  • 《本草纲目》记载
  • 文化象征
  • 历史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