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小儿淋(小儿尿频量少)。用蒸饼、大蒜、淡豆豉合捣成丸,连服三日可愈。
积年下血。用蒸饼、乌龙尾中一两、皂角(去皮,酥炙)七个,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每服二十丸,米汤送下。
赤白痢。用干蒸饼(蜜拌炒)二两、御米壳(蜜炒)四两,共研为严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一丸,以水一碗煎化热服。
崩中下血。用陈年蒸饼烧存性,米汤冲服二钱。
盗汗、自汗。每夜卧时,带饥吃蒸饼一枚。几天这后即可止汗。
折伤。把蒸饼研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甚验。
汤火伤。用馒头饼烧存性,研为末,加油调匀涂伤处。
本草纲目·谷部·蒸饼解析《本草纲目》中蒸饼的药用价值与应用
- 蒸饼基本属性
- 甘、平、无毒
- 主治小儿淋症
- 其他相关用途
- 蒸饼气味与功效
- 气味描述
- 平性与无毒特性
- 主要治疗作用
- 蒸饼具体用法与用量
- 小儿淋症用药方法
- 其他病症使用剂量
- 特殊人群适用情况
- 蒸饼与其他药物配伍
- 大蒜与淡豆豉合捣成丸
- 乌龙尾中与皂角配合
- 炼蜜与丸子制作过程
- 蒸饼历史背景与文化意义
- 《神农本草经》记载
- 历代医药学家贡献
- 文化传承与现代应用
- 蒸饼现代研究与应用
- 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 未来发展方向预测